第五十四章 天佑要纳妾?55(1 / 2)

这天上午,许师傅带了几位女子的个人资料交给他审核,原来是前段时间刘天佑实在忙不过来了,便让许师傅分一个靠谱的、读过书的人给他当助理。不知是刘天佑没说清楚还是许师傅的聪明脑袋转的太快了,费尽心思的从难民里找出了几个女子,筛选后将两位妇女、两位少女的资料送到刘天佑这里来了。

刘天佑以前是住在军营里的,今年过来的时候,发现许师傅已经安排人在青岛镇的行政区域跟军营中间建了一栋四进院子给他。刘天佑对此倒也没有推辞,相对于其他人刘天佑有更加强烈的隐私需求,一开始是一对原刘家堡的老兵夫妻在院子里照顾他,可这俩不识字,好多事情没法办,刘天佑坚持了一段时间后,便找许师傅要人了。

刘天佑看到四位女子的资料后有点纳闷,问道:许师傅,我就想找一个念过书的给我整理资料,最好是个男的,做事方便。你给我整这么多女人资料干什么?”

“二公子,现在家里就你一个男人在,再安排一个男人过来不方便,您还没成婚,要是被族长知道了,要打死我的。”许师傅支支吾吾的说道,其实刘天佑不知道的是刘义平已经专门传消息给许师傅,让他给刘天佑安排俩丫鬟照顾起居。

刘天佑一下子没反应过来,见许师傅表情有些不自然便理解了他的意思,刘天佑差点一口气没上来,气呼呼的对许师傅说道:“许师傅啊,你们口味这么重么?我性取向很正常!”

许师傅没理解“性取向”的意思,但感受到了刘天佑的气愤,便说道:“女子做事其实比男子要细心,家里有两个丫鬟也能照顾您生活。”

听到说丫鬟照顾生活,刘天佑心里有些痒痒,犹豫了下便开始仔细看几位女子的资料。两位妇女,一位识字,丁氏,30岁,资料上显示出生于地主家庭也嫁进了地主家庭;另一位是陈氏,32岁,出生于读书人家庭,可这家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育理念,反而识字不多,后来也嫁给了一个秀才,秀才死于战乱,此女子带着婆婆跟一对儿、女逃难至此,刘天佑选择了后者。

两位少女都识字,一位叫程绍婷,16岁,父亲是金州主簿,金州失陷时死于战乱,她母亲带着她跟她弟弟一路逃难,于今年年初逃离皮岛进入崂山卫;一位叫丁玉玲,15岁,出身于辽阳商人家庭,辽阳失陷后随家人逃难到朝鲜境内,后来母亲病死在朝鲜,去年跟父亲和弟弟进入崂山卫。

下午刘天佑在家里见了这三位女子,是一起见的,陈氏穿着普通的粗布衣服,但收拾的很干净、看起来挺干练,聊了几句,便算是通过了;程绍婷超乎预期的漂亮,专门打扮过,竟然穿了汉服,只是感觉衣服不太合身,刘天佑看了两眼后问道:“你家算是士绅家庭了吧,在明朝境内还有其余族人可以投奔么?

“奴家家族都在辽东,族人在逃难过程中没了许多,现在就剩母亲、弟弟,还有一个堂兄,如今都在青岛镇。”程绍婷回道,声音刘天佑听起来还感觉挺好,很柔和。

“听说你们是从皮岛逃出来的,当年金州失陷你们为什么不朝近的莱登方向逃?反而去了皮岛?”刘天佑面无表情的问道。

程绍婷听刘天佑的声音有些变冷,有些紧张,赶紧回道:“我们是先逃到长海岛上的,由于离岸边太近,冬天会结冰不安全,后来当皮岛的毛将军带人反攻旅顺那边时,我们很多人就跟着去了皮岛了,再后来我们在皮岛上实在活不下去了,大伯带我们逃了出来,正好遇到青岛镇接难民的船,就到这里来了。”

听完后刘天佑转头看向许师傅,许师傅说道:“我核实过,他们几个人确实是从皮岛逃出来的,她大伯上我们船时身上中了一箭,没熬多久就死了。就是因为他们这些人,我们差点跟毛文龙的人发生冲突。”

刘天佑对程绍婷说了声节哀,然后接着问许师傅:“她的堂兄应该也读过书或练过武吧,现在在做什么?”

“她堂兄叫程斌,我观察过,此人不但练过武而且识字,不过他好像有点厌世,我们征兵时不响应,征召识字人员时也不响应,每天就上上工,其他什么都不做。”许师傅说道。

刘天佑听完点点头,但没接着问,转头继续对程绍婷说:“你很漂亮,你应该知道自己很漂亮,在长海岛上没出问题我能理解,但在皮岛那么糟糕的环境下,你还是活得好好的,看起来也没受过什么伤,你别告诉我是你的大伯或堂兄保护你了。”

这个问题问出来的时候,房间内的人都觉得有些突兀,程绍婷听到这个问题后更是满脸通红,小拳头都捏紧了,有些羞愤,但想想自己的母亲跟弟弟后,还是回答道:“自开始逃难,我就女扮男装,一直是男子装束,并日常用泥灰抹在脸上,家父在世时家风甚严,父亲死后我们虽一直逃难,但母亲管教的也甚严,绝不允许做伤风败俗的事情。”说着说着都哭出来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