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增兵、征兵崂山卫53(2 / 2)

刘天佑转交了赵志刚的家信给李勇军,李勇军看完后内心非常感慨,之前已经有不少人跟他讲述了釜山刘家军队的实力,可通过他儿子的信,他才真正的完全相信了。可是他看完信后又有些想不通,既然已经在釜山积累了一定实力了,刘义平、刘天佑为什么还要回明朝,到他的崂山卫来折腾呢?那几千兵放在朝鲜算是一股不弱的势力了,可放在明朝眼里又翻不起什么浪花了。难不成真为了救助难民?

仿佛知道李勇军心中所想似的,刘天佑说道:“李叔有什么想问的就直接问吧。”

李勇军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然后问道:“贤侄啊,崂山卫境内的难民数量过3000了吧,接下来有什么打算么?”

刘天佑并未答话,而是笑着说道:“李叔,想问什么别憋着,我是个直脾气的性子,难民的计划目前没有变化,到明年下半年如果凭崂山卫境内的资源还是养不活难民的话,我们会调整。”

“贤侄如此直爽,我也不藏着掖着了,我是担心崂山卫动静太大,消息走漏出去的话,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你们已经在釜山积累了如此实力了,为什么不在朝鲜境内找个地方安置难民呢?那样应该更安全吧。”李勇军问道。

“时机不对,目前朝鲜王虽然亲明,但对朝鲜境内的汉人武装比较忌惮,一直找机会削弱我们,而明朝目前期望的是维持朝鲜政局的稳定,配合封锁后金,所以如果我们异动的话得不到外界的支持,需要等更好的时机出现。至于为什么要启用崂山卫这个暗子,我父亲应该跟您说过,我就不多说了。还有李叔觉得今年年初的宁远大捷如何?”刘天佑问道。

李勇军摇摇头:“实际战况远达不到所谓的大捷,朝廷在辽东连续重金投入了这么多年,竟然还不能够与后金军野战,这么耗下去恐怕有变啊。”

刘天佑点点头道“你说的这些,就是为什么我一定要回大明、到崂山卫来的原因,甚至以后可能冒充您的小儿子去接管千户之职。当然一切需要等待时机。”刘天佑说的非常直接。

“还有我想确认一件事,崂山卫千户所理论上只有莱州府的指挥使才能管吧?即墨县的地方官管不了崂山卫吧?”刘天佑接着问。

“按理说是如此,虽然即墨县现在属于胶州,但胶州并没有设立专门的指挥使,也只有卫所千户,所以崂山卫的直属上司就是莱州府的指挥使,不过莱州府还有设有指挥佥事,这位也是我们的直属上官。不过话虽如此,由于卫所如今地位低下,跟县府也要打一些交道,比如之前我们就是因为没人支持才丢掉了官盐盐场的份额,现在那些稽查私盐的巡检也会时不时过来敲诈我们。”李勇军解释道。

刘天佑听了后点点头,说道:“如果我们不贩卖私盐的话,他凭什么来查我们呢?他还能强闯崂山卫么?我手里的商路都走的海运,这些巡检根本查不到,现在由于养难民极为耗费钱粮,我也没办法分润私盐的银子给您,但如明年后财政压力缓解后,我会给卫所内盐场的盐涨价的。”

“没证据他们自然不能,敢来我就把他们打出去,以前是没办法,我们的盐只能卖给那些私盐贩子,而这些私盐贩子其实都与巡检相勾结,现在贤侄解决了销路问题,我自然是不怕这些巡检的。价格方面还是先紧着你们来吧,以前说是能卖两钱半到三钱一担的价格,但还要扣掉被巡检敲诈的,实际算下来就两钱一担左右,你们现在按三钱一担收,已经可以了,还有你有所不知,以前有官盐份额的时候,这银子也不都是我们拿,要分大半给上官的,自从官盐份额没了,我们孝敬的也很少了。”李勇军说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