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闷头发展42(1 / 1)

在釜山突然冒出这么一支有大明背景、据说战力强大的汉人军队其实引发了各方的关注,同在朝鲜境内的毛文龙在刘义海被正式封为釜山驻军的副将后遣人送来书信及一份贺礼,不久之后大明莱登巡抚袁可立竟然也遣人送来书信及一份贺礼。通过这些书信是送给刘义海的,说明他们对釜山的实际情况不够了解,也可能是兵情司张保磊把刘家的军队视为禁脔,并未向明朝内部提交更多的刘家信息。

最终这些信件都由刘义平看过后进行了回复,他对毛文龙送来书信及贺礼能够理解,但袁可立贵为巡抚却送来了书信及贺礼令他大为兴奋,而且信中并未提任何后金方面的事情,只是说汉人流落在外生存不易,对刘义海能在外邦境内竖起一汉人旗帜深为感动。刘义平回信表示他们也是辽东旧民,机缘巧合之下得以在釜山成军,并不敢忘记自己辽人的身份,如今辽东受后金女真人荼毒深感心痛,表示愿意在能力范围内接受辽东难民,并提出购买一些船只的想法。

这些对外的往来刘义平并没有瞒着唐季,他还是希望维护好跟唐季的关系,可以通过他购买装备,因为他已经打听清楚,朝鲜没有制造鲁密铳的能力,朝鲜火铳经过实战检验后确定连鸟铳都不如。最好的大炮也就是仿制明军的佛朗机跟虎蹲炮,他们自己的铁炮就是一坨垃圾没什么用,目前只能依靠唐季兵情司的门路来获取比较好的火器装备,在刘义平不吝金钱的态度下,除了掏空了兵情司自身的库存外,其余的收获并不大。

刘天佑还是泡在军营,除了参与正常的军事训练外,他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泡在了军工作坊。上次大战后的总结,最大的问题就是火器问题,火炮的数量、射程问题、天雷炮的发射速度问题、火铳的质量问题等等。鲁密铳的质量问题,让目前火铳作坊的大师傅钱师傅脸上无光,他打造出来的鲁密铳正常试铳时没有问题,射程、药量都与兵情司送过来的没什么两样,但是连续发射后就开始出问题,连续不间断的发射超过五次后,有些枪管就开始漏烟,要是继续发射的话,就要削减火药量,不减火药量就有可能炸膛。

刘天佑汇集了军工方面的几个臭皮匠也没能解决这个问题,刘天佑也没什么有效的建议,但鲁密铳的锻造还不能停,有总比没有好。关于炮的问题也在摸索中前行,尤其是天雷炮,如何提升发射速度变成了李兆武研究的课题,对于远程大炮的问题,首次浇注出来的样品不成功,后来改良了工艺,浇注出了新炮,但过于笨重,而且射程也就500步的样子,肯定是做不了野战炮的,还在继续试验当中。

公元1623年,明朝似乎在辽东战场上看到曙光,莱登巡抚袁可立依托水师优势,持续不断的对旅顺一线进行打击并取得一些战果,毛文龙也在不断得到朝廷补充后,对丹东一线进行反攻,打的后金首尾不能相顾。由于新任的朝鲜王绫阳君采取了与光海君完全不一样的对后金政策,断绝了与后金的往来,兵情司在朝的任务也大幅度下降,刘天佑他们也一直没有什么任务,算是得到了比较好的修整、发展阶段。

刘义海实现了他的诺言,很快的给刘海波办妥了婚事,媳妇是一位汉商之女。刘家堡核心成员这一代里就剩刘天佑这么一个男丁没结婚了,不过他才14岁,刘义平到也没有太心急,但架不住有人看上他了,釜山汉商商会会长赵进有一个小女儿13岁,在釜山稳定下来后,这位赵会长一直想与刘义平结亲家,刘义平对此倒是乐意的,便替刘天佑做了主,应了下来,刘天佑本人对此是没什么话语权的。

公元1623年末,刘天佑的码头兵营已经进行了适度扩军,达到了1500人规模,设立3个火铳营、1个炮营、1个步兵营、1个骑兵营,计划每营300人,但炮营跟骑兵营现在各有150人。装备缺的厉害,鲁密铳没了来源,虽然走了唐季兵情司的关系,但在绫阳君彻底倒向大明朝后,唐季就得到了兵部明确的指令,不再支援刘家装备了,最终花了银子只是把兵情司在朝的库存淘弄干净了,额外弄到了不少火药而已,有些鸡肋。有一个火铳营只能拿朝鲜火铳先顶着训练;炮营的主要装备是天雷炮、虎蹲炮、佛朗机,刘天佑心心念念的新式远程火炮还没弄出来,派去澳门那边打听军火交易的人还没回来;骑兵营的装备就更缺了,到年末,整个营都不到100匹马,人均一匹都做不到。

关于装备的问题,刘义平甚至请唐季带他去见了张保磊大人,张保磊、唐季也算是被刘义平的银子“诚意”打动了,最后终于告诉他,这位朝鲜王绫阳君虽然彻底转向了大明,但对于釜山的这个汉人军队还是有些忌讳的,双方达成的对这支汉人军队的默契态度就是不主动裁撤、也不继续武装,所以刘义平想把军队发展壮大,只能靠他们自己。而且今年大明朝在辽东作战比较频繁,战绩也不错,所以主要的装备都在朝辽东投放,兵部那边对这支军队的重视程度也在下降。不过张保磊也是聪明人,保持釜山汉人军队的存在对他只有利没有弊,所以也承诺,会给他们想办法。

刘海军已经回到釜山了,目前正在做准备,打算春节后潜回北京,尝试与李家族人联系。这几个月刘仁的商行发展倒是比较迅速的,在釜山汉商商会赵进的牵线下,刘仁与明朝南京的一富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刘仁负责海运,将朝鲜的特产人参、宝石、松茸等贩卖到南京,然后从南京运回茶叶、丝绸、瓷器等朝鲜富人喜欢的商品,获利颇丰。刘家手里掌握的水师力量成为刘仁商行最大的助力,陆地上有骡马行、海上有商船,这个商业网络在稳步拓展中。

公元1624年初,刘家军队迎来了一丝发展的曙光,去年协助绫阳君搞政变的李适因不满利益分配,于正月底起兵叛乱,军队直下汉城,这位朝鲜仁祖绫阳君吓的直接撤离了汉城前往公州避难,并号令各路朝鲜官军前往平叛。

刘天佑得到这个消息后,刘义平、刘义海、刘天佑三人商议后便决定响应朝鲜王号令,出兵参与平叛。刘天佑分析:“叛军是从平壤那边过来的,他们是从北向南,官文上说有两万余兵马,汉城周围的兵马应该不止这些,现在是绫阳君主动撤离的,官军还未受到大损失,只要有人组织,官军的整体实力肯定大大强于叛军的。釜山在最南端,出兵就是从南向北,理论上是应该最晚到达战场,我们这次主要向这位绫阳君表态,我们忠于他的,以图他改变观点,给予我们适当的支持。”

刘义平也是倾向于出兵的:“我觉得这次的叛乱不会持久,这个李适没有叛乱的基础,他们主动从北面贸然攻击汉城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看似打下王城实则是落入了官军的包围,被剿灭也是迟早的事情,要是他盘踞平壤经营北面,这次的叛乱反而难以平定,所以我同意出兵,但要庆尚南道的李子千给我们补充粮饷装备。”

最终在刘义海的授意下赵本荣向庆尚南道新任总督李子千送去官文,表示将派刘义海统率2000釜山兵前往汉城勤王,但釜山兵缺粮、缺饷、缺装备,请酌情补充。

再汉城被叛军攻破的情况下,李子千快速的下发了三个月的粮饷,但装备是真没有了。正如刘义平、刘天佑的预判那样,待刘义海拿到粮饷领兵刚到汉城外围的时候,李适的判断已经被大元帅张晚率军击溃了,李适也死于乱军之中,这个攻破汉城的叛乱貌似就这么被平定了。刘义海等于啥也没干,拿了三个月的粮饷,带兵长途拉练了一下就回釜山了,然后还给仁祖绫阳君表了个态。

公元1624年五月,刘海军在各方面准备完毕后回到大明北京,以鲜族商人的身份经营一间商行,准备在北京扎根。

六月,在刘天佑的再次要求下,刘义兵带着釜山县府公文再次去澳门购炮,第一次派去的人打听到澳门红毛人建了一个“卜加劳铸炮厂”,但接触过程中对方以为是海盗在买炮,并不愿意卖,后来愿意卖了,又开出了天价,最终只能撤回来,但带回来了一份火炮种类清单,是英制规格,3磅炮、6磅炮12磅炮等,最大就是12磅炮。刘天佑看了后还是坚持要买,最终刘义平派刘义兵带着釜山公文跟水师的人去了。

莱登巡抚袁可立去职的消息最终也传了过来,刘天佑大感可惜,在这位巡抚的带领下,明军依托水师优势对后金进行了持续性打击,但还未能在旅顺大连那边建立一定的纵深的情况下,明廷居然更换巡抚了。与他建立联系的这一年来,在他的默许下,刘义平买到了一些战舰,还包括一艘老旧的福船,对于刘家的水师来说,再老旧那也是福船,而且他们别的没有门路去弄到这么大的战船,对他的去职,刘义平、刘天佑均觉得可惜,也觉得明廷政治的混乱,好不容易出了一位对后金有作战欲望且能战而胜之的巡抚,还去职了!

不过刘家的发展并未停顿,仍然按部就班的积蓄实力,到1624年中秋,刘天佑忍不住再次跟刘义平询问李家留在大明山东境内的暗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