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杀机渐近33(1 / 2)

公元1622年中秋后,眼见朝鲜朝堂趋于稳定,大明对朝鲜与后金之间的关系也没有新的动作,毛文龙所部占据椵岛的风波也过去了。兵情司张保磊、唐季对于许家寨的身份问题一直没有回复,赵进、刘义兵变得愈发着急,他们可是懂得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的。

明朝兵情司唐季是视许家寨为自己人的,他即认为自己算是许家寨的伯乐,也赞叹许家寨兵丁的战力,蔚州铁场之战后他实际了解了朝鲜那一营兵的战损及作战情况,可他不是最终做决策的人,只能尽力把许家寨的诉求向他的上司张保磊甚至更高级别的人转达,他希望可以给许家寨正式的身份,哪怕是兵情司的编外身份。

由于辽东丢掉后,明朝跟朝鲜的陆路交通便的比较困难,换句话说就是明朝能够给予朝鲜的直接压力大幅度减弱了,考虑到明廷自身内部的情况,兵部给到张保磊的这边的指示是只要朝鲜能配合对后金进行经济封锁,兵情司不得做过激举动,之前准备替换亲明的朝鲜王计划暂时搁置。在上司明确的指令下,张保磊只能对许家寨的诉求不予理睬,进行安抚,他也算一位务实的官员,知道这时侯逼的许家寨自我解散、与他离心离德的话就等于是自断一臂,本质上他对这位朝鲜王光海君是不信任的,只是目前没有更好的办法,而且加上朝鲜王室在明朝派军驻朝鲜和武装在朝汉民的态度是一致的。到了十月份张保磊给许家寨下发了五千两的白银,另加一批包含鲁密铳的装备,以表示兵情司没有放弃他们,希望他们耐心潜伏等机会,不要做过激举动。

刘家堡这边也有些好消息,刘仁派人成功的在琉球建立了落脚点,办了一个刘氏商行,开始拓展琉球跟釜山的贸易。琉球那边战事停止了,北侧是日本萨摩藩支持的政权,南侧是原琉球王的政权,维持了这么一个分裂状态。李义磊被琉球王封了一个将军的名号,统领了一支由大明汉人及其余流民组成的两千人的部队,也算是真正立足了。刘义平派人告知刘天佑,他们可以从琉球那边购买到硫磺,再加上他以前开发的门路从明朝采购硝石,这样火药的供给问题马上就可以解决了。

也有不好的消息,就是派去北京的人员未能跟李家联系上,递出去的接触信号完全没有反馈,无奈情报人员只能撤回来了。只是该情报人员不知道的是,李家经过接连变故,目前的李家掌权人压根不知道朝鲜还有一支李氏族人。李如柏死时并未能把所有的机密都传下来,后来李世忠病死,他掌握的一些机密也没能传出来,他是不敢传,害怕把已经人才凋零的李家再次陷入险境。

许家寨的练兵、发展并未受这些影响,该锻造武器的锻造武器,该练兵的练兵,到十月份,六百战兵已经满员了,火铳营扩充到三百五十人、步兵营一百五十人、炮兵六十人,已经有了6门虎蹲炮、6门天雷炮(即没良心炮)、2门佛朗机,天雷炮已经彻底完成了测试,最大射程可达到150~200步,炸药包也已经固定大小。因为浇注出的大药池承受住了较大量火药的威力,在李兆武的怂恿下,许家寨在尝试造更大射程的大炮,目前在做模子,对于此类尝试行为,刘天佑再次无底线的支持,丝毫不怕浪费。关于步兵营的问题,刘天佑跟刘义海、刘铁军等人商量过了,以后等火铳数量足够了,冷兵器步兵也要向火铳兵转化,这一点所有人都无意义,因为他们通过实战、演练都看到了成规模火铳兵的强大,虽然实战时还受制于天气,但他们已经不怀疑火器是未来战争的发展趋势了。

进入十一月份,许家寨的身份问题迎来了转机,朝鲜王光海君邀请大明在朝的官员参加宴会,一是维护明、朝的友谊,二是感谢明朝帮助朝鲜彻查了后金对朝鲜的渗透,维护了朝鲜政权的稳定。宴会在非常和谐的商业吹捧中进行着,进行的一半的时候,朝鲜庆尚南道总督郑少民对兵情司的张保磊说:“张大人,如今在上国的帮助下我们基本肃清了后金潜伏进来的细作,只要再肃清境内残留的匪患,我们就能举全国之力配合上国一起攻打后金这个野蛮政权了!”张保磊应承了几句,表示努尔哈赤当年也是承蒙大明朝的恩惠才得以统一建州女真,现在竟然反过来撕咬大明,真是一个不忠不义、毫无廉耻、反复无常的小人,趁我大明不备,窃取了辽东之地,如今我大明朝中已经重视起来,委任帝师孙大人督师辽东,想来要不了多久便能荡平女真,一雪前耻!

光海君自然是听到了这些对话,但面无表情也不知在想些什么。郑少民接着谈论朝鲜境内的匪患,意思是自朝日战争后,各地遭遇日军荼毒后,产生了不少流民性质的土匪,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清剿,部分地区仍然有土匪残留、为祸地方,到了必须清理的时候了。光海君听了表示那些也都是王的子民,他们为匪也是本王的罪过,对这些人能招抚的尽量招扶,不要妄动杀戮。宴会内众人自是称赞大王仁慈。

然而此话题仍未结束,并慢慢朝着土匪成分的方向去了,会场内的明朝官员已经敏感的发现这个话题并不是随便提出来的,而是有明确目的性的。还未等张保磊等人做出什么表示,又有朝鲜官员说其实不是所有的匪患都是鲜族人,有一些甚至是残留在山里的倭寇,还有一些有汉人参与,这位官员并未直接说明人,只说了汉人,但唐季直接开口质问道:“想必这位大人是在隐射我大明锦衣卫跟兵情司吧?”那位朝鲜官员自然不认,只说是从各州县上报到汉城来的公文里发现的。

目前锦衣卫在朝的原首领已经回明朝述职了,并未有新的官员过来接替,而且据说天启帝要将锦衣卫全部撤走,情报机构方便以后只保留兵部的兵情司在朝鲜,以张保磊的官职最高。此时张保磊很正式的对光海君行了一礼说道:“王上、根据一直以来朝鲜跟大明的协议,大明不在朝鲜驻军,哪怕万历年间我朝两次帮贵国打退日本军的侵略,我朝大军最终都撤回了大明,现在一些宵小之辈朝我大明身上泼脏水,这是何意?”张保磊提到了朝日之战,威胁之意毫不掩饰。朝鲜王光海君并未直接答话,倒是郑少民说道:“张大人不必动怒,我国跟大明朝互为友好邻邦已两百余年了,我王对上国出兵击退倭寇更是心怀感激的!无需为了民间的一些小事而影响了两国关系。刚李大人所说的有汉人参与的匪患想来是有一些生活在朝鲜的汉民私下打着明军的旗号为所欲为吧?”

张保磊面无表情的对郑少民说道:“这就好,我大明皇族一直视朝鲜为盟友,洪武大帝更是将朝鲜列出不征之国!还望诸位不要有破坏两国关系的举动啊!”说完对着宴会内的众人作了作揖,然后接着说:“郑大人,只要事关军事,万事需讲证据,本官再说一遍,我朝在朝鲜并无军队,也并未私下组建军队。毛文龙所部属于大明莱登巡抚管辖,并不在本官的管辖范围!目前确认有不少生活在朝鲜的汉人,但他们即是汉人也是朝鲜人,汉人最讲礼仪,只要贵国的当地官员能对汉人一视同仁、以礼待之,我想汉人是不会为祸地方的,如若出现汉人引发的动乱,那你们还是先查查当地的官员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