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决议出兵144(1 / 2)

最近在釜山的刘义兵得到通知后很也快赶到军营,他赶到时刘天佑正在分析战局:“就算袁崇焕想围魏救赵,也很难执行,而且可能会将他手中精锐彻底葬送在后金地盘上。根据我们掌控的情报显示,虽然这些年后金连年作战,但女真八旗军力较萨尔浒之战时还是有所扩张的,正常状态下甲兵应该有七万人左右,紧急状态下能够集结的甲兵超十万,要是再算上无甲兵之类的人员能有十三、四万的兵力,要是算上这些年臣服于后金的蒙古骑兵,投降的汉军、鲜族士兵,能集结的总兵力不下二十万。目前探测到的后金精锐是四万八旗军加一万喀喇沁部骑兵,皇太极既然敢从蒙古地盘突进长城,那定然对袁崇焕所掌控的重兵集团做了部署,一旦袁崇焕部离开坚城,前往后金地盘,面对的很有可能是后金张网以待的陷阱。”

刘仁抓了抓头没有继续说话,其他人也不在意,毕竟刘仁一直不参与军事,倒是对刘天佑说出的一些数字有些吃惊,刘义海道:“皇太极胆子太大了,这种贸然突击简直是拿后金精锐在赌命,但这一招旗也非常狠,攻敌所必救,接下来就要看遵化城的攻防了,遵化城守住那么局势就不算太恶劣。”顿了下向天佑问道:“后金仿制咱们的炮有消息么?”

“我这次离开安州前得到一个情报,库尔缠被贬、布臻康被杀了,按此推测后金应该发现那两门炮的问题并且仿制失败了。”刘天佑道。

后到的刘义兵说道:“后金入塞的消息应该很快传到汉城,也不知这仁祖会做何反应。”

“应该已经传到了,我们的消息是从崂山卫送过来的,袁崇焕得知皇太极突入长城后应该会通报东江镇并可能从东江镇调兵,东江镇知道了必然要通报汉城的,按情报传递时间看今夜或明早相关情报就应该送到釜山了。仁祖的反应可以预测,就是个积极防御的态度,派兵的可能性极低,上次阿敏把朝鲜官军打怕了,仁祖也胆寒了。现在关键的是我们的态度。”刘天佑道。

说话间外面传来急报送到的声音,是刘海波派的传信兵,信还是先递到刘天佑手上,眼睛扫了一遍后讲内容念了出来,这份急报内的军情跟崂山卫那边的差不多,但多了袁崇焕给东江镇的军令,袁崇焕令刘光祚、徐敷奏率领本部人马快速赶往山海关,令陈继盛、毛承祚率本部兵马从旅顺堡向后金本土进行袭扰,另外还有一份袁崇焕发往汉城的公文,内容暂不清楚。目前安州、铁山各处军队开始集结,进入战备状态,安州城按计划给屯田兵发放武器、装备,青壮暂未开始动员。

刘天佑道:“看来袁崇焕的策略是想把皇太极堵死在长城以内予以剿灭,发给仁主的公文内容不难猜,基本就是配合东江镇对后金进行袭扰。”摇了摇头后接着道:“东江镇的士气如今并未恢复,不具备主动出击的能力,而且调走刘光祚、徐敷奏后能够自保就不错了,仁祖那边是不要指望的,一是财政如此困难、二是朝鲜军对后金军已然胆寒了,守城尚且困难,何谈主动出击。”

“天佑,你准备怎么做?”刘义平问出了大家都想问却没问的问题,从前段时间刘天佑的种种布置来看,他已经提前在做准备了。

“父亲,不是我想怎么做,而是时局逼着我们怎么做。”刘天佑缓缓的说道:“袁崇焕诛杀毛文龙是一起极其严重的内耗,现在看来也导致了严重的后果,东江镇的存在对于后金而言像是一把有毒的匕首顶在腰眼上,不管是攻击锦州明军还是向西攻击敌对蒙古势力都不敢尽全力,需保留足够的兵力进行防御,毛文龙被如此草率的杀掉等于抽调了东江镇的精神气、废掉了东江镇,我甚至可以想到皇太极得知毛文龙被杀后的心情,当时我就想皇太极接下来会干什么?会趁势彻底打掉东江镇么?或者东江镇的大军真的会被移驻他地么?我所做的准备是针对东江镇的,不论是主动移驻还是被动的被皇太极攻击,东江镇的地盘、人口只能由我们接手,决不能落入皇太极或仁祖手里。”

刘义平轻轻点了点头道:“这个袁崇焕真是罔顾崇祯帝的信任,对外看着皇太极一步一步的吞并敌对的蒙古势力而毫无作为,对内诛杀领兵大将自废武功,我看这次皇太极入塞不管结果如何,袁崇焕的官是做到头了。”

“恩,对于明廷来说只有剿灭掉皇太极才能算是一场胜战,否则此次战争都将是明、金战略态势变化的一次风水岭!对于我们做什么,现在还不能下定论。”刘天佑走到作战室中明朝京城的一张舆图前道:“遵化城是皇太极大军进军方向上的一座重镇,此城对京城周边的防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是此城能够守住,那么皇太极大军在京城周边的机动能力就要大打折扣,明军就会有时间集结大军,如明军真能解决掉皇太极或快速的把他逼退,那我们做什么都不重要,本份的听从仁祖命令就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