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用人不疑、疑人可用141(2 / 2)

攻击部队进入七百步时,方阵内的第一轮火炮就响起来了,在后面督战的张千总大吃一惊,因为这个距离到他自己所在位置也就百余步的距离了,不过第一轮就十门炮响起,让他有些心存侥幸,他随即令人擂鼓发信号要求攻击部队提前加速,但让他绝望的是,随着部队继续向前推进,对面的炮击越来越密集,而且层次分明。东江镇的士兵本就士气低落,被持续的炮击后很快便有士兵出现溃散迹象,张千总让督战队上前逼迫,稳住了攻击部队,好不容易最前排战车冲进百步,本以为看到胜利曙光了,可冲到近前的战车很快被击毁,他的火铳兵、弓箭手根本不能近前列阵。就在张千总煎熬的时候,耳边传来徐敷奏那边发出的收兵信号。

部分毛文龙亲信叛变、刘家军攻破铁山的消息很快扩散开来,同时发生在铁山南部的这场时间较短的阻击战也传到所有关注东江镇、刘家军的人的耳中。

刘天佑吸纳原毛文龙部叛变人员、占据东江镇控制的铁山并与东江镇军队发生冲突确认引发了轩然大波,明朝驻朝鲜官员大闹朝鲜朝堂,要求仁祖即可将刘天佑下狱,军队退出铁山、交出毛文龙部叛变人员!朝鲜本身的亲明官员也联名上书要求严惩刘家军!

但仁祖得到确切消息后欣喜若狂,他觉得他一石三鸟的计策得逞了!不过该演的戏还是要演的,很快便对安州守将刘天佑发出训斥,训斥他目无法纪、擅离信地、攻击上国友军,罪不可恕!公文内训斥的很严厉,但真正落实的处罚却很少,撤去安州主将之职,罚俸一年,向友军道歉,并赔偿东江镇军队的损失,但允许他以戴罪之身继续统领安州驻军。对于铁山所属问题,朝鲜官府最终给出的态度是,由于东江镇近期出现大的人事变动,铁山范围内军心、民心均不稳,为了避免出现动荡,铁山驻军暂不变动,仍由刘家军进行维稳。同时仁祖正式派出李贵为代表前往皮岛对东江镇军民进行安抚。

对于外界的这些情况,刘天佑并未过多的理会,他的初步战略达成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消化投靠过来的毛文龙嫡系及努力恢复与东江镇的关系了。

这次吸纳毛文龙旧部再次让刘天佑感慨自己学识不足,之前只搞清楚毛永诗是孔有德,但对同样大名鼎鼎的清初三藩中的耿仲明、尚可喜却没有太深的印象,这次孔有德决心投靠刘家后提供了比较详细的各方面情报,刘天佑正是在这些情报中发现了被称为毛有杰的耿仲明,此人与孔有德关系甚密,而且按孔有德所说耿仲明一开始是不愿意投奔一个明朝藩属国的汉族将军的,是被他说服才留下的。

搞清楚耿仲明的信息后刘天佑询问另一位历史名人尚可喜的情况,孔有德虽不解为什么刘天佑知道尚可喜,只以为是有另外的情报渠道,在跟他核实一些信息而已,便提供了他所知的关于尚可喜的情报,尚可喜此时被毛文龙赐的名字是毛永喜,在水师内任职,继承了他父亲尚学礼的职位。孔有德与尚可喜关系一般,此次也没有投靠刘天佑,跟随了陈继盛,趁着这次风波被提拔成千总。

一些沉眠在脑海的记忆一旦被勾起就会特别清晰,刘天佑一个人在书房中琢磨耿仲明,此人早年是先投奔的后金,并担任千总的职务,后来率不愿剃发的辽民投靠了毛文龙,按原历史发展的话,这位会作乱登州并再次降金,这种人按刘天佑原来的脾气,主观上就很不喜欢,但现在需要琢磨到底怎么处置他。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疑人可用。”刘天佑来来回回念叨着这两句,思考后已经倾向于留用耿仲明了。

目前吸纳过来的毛文龙旧部被分成两部分,刘天佑以孔有德是此次“叛变”的核心人员,为了他的安全考虑,把他及他本人人马安置到了安州,跟他一起的还有耿仲明,他们两位总共带去了一千两百步兵、八百骑兵,其余的留在铁山由一位叫毛东兴的千总管辖,这位毛东兴也是毛文龙的干儿子,平时不大听说,但人缘不错,被刘天佑特地留在铁山,因为总还是要跟东江镇联系的。

为了震慑这些“桀骜不驯”的原东江镇兵将,刘天佑安排了一次“阅兵”,效果是相当好的,见识了刘家军训练有素的士兵、精良的装备后都老实了不少,刘天佑也趁此提出三个月的训练计划,通过训练考核的按刘家军士兵水平发饷银、配置装备,考核不通过的转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