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转瞬一六二八、组建情报体系138(1 / 2)

崇祯元年对于刘天佑来说是很不错的,大部分事情都顺风顺水,生活方面也难得的安逸。

在仁祖收到关于毛文龙及明朝廷准备“招募”刘家的密信后,双方的密信往来开始多了起来,那天仁祖收到刘天佑的密信后,并未召集任何一个嫡系重臣,而是独自一人思考了许久,最终还是坚信自己最初的判断,留住这么一支对自己恭敬有加的非鲜族人组成的“刘家军”对他这个朝鲜王来说是有利的,掌控这么一支规模不大,但足够精锐的“外族”军队,对于巩固他的王权是有帮助的,所以为防止刘家选择回归明朝,仁祖松了松原本对刘家限制很严的战马配给。

四月份毛文龙为了应付钦差的巡视,最终还是开口向刘天佑借了三千五百士兵配合钦差验兵,这三千五百甲兵最终被毛文龙伪装成七千士兵供检阅,有了这种性质的合作后,刘家与东江镇的合作进一步扩展、联系更加紧密,一些情报人员也进一步渗透。

七月份济州岛方向与日本水师的摩擦终于告一段落,刘天佑收到的情报显示,五、六月份时日本商人滨田弥兵卫与荷兰在台湾的首领彼得·奴易兹发生冲突,最终导致日本幕府与荷兰之间发生了矛盾,在这个背景下,幕府直接下令约束了与朝鲜济州岛水师间的摩擦,随后双方谈判结束对峙。本该皆大欢喜的事情,最终因为已到达济州岛的三千明军水师军费问题闹出了点小矛盾,仁祖、及一些大臣觉得明军帮他们是应该的,完全没有付军费的觉悟,不过最终仁祖还是点头支付了两万五千两银子的军费,把那部明朝水师礼送处境了。

到九月份,朝鲜庆尚北道出现小规模叛乱,原因是由于的财政进一步恶化,汉城继续对汉城以南的几个道加税,终于导致一些恶果出现了,小而不绝的民间骚乱一直持续,这更加剧了汉城方面的财政困难,一些大臣开始提出降税、裁军的建议。

十月份有一个后金方面的情报传来,皇太极于九月份与归附的蒙古诸部完成会盟,准备征讨效忠于林丹汗的察哈尔部,刘天佑看着后金方面的消息有些无语,明朝到底在干什么、袁崇焕到底在干什么,通过各方面情报汇总,他已经非常确认袁崇焕跟皇太极间是有往来的,有私利也罢、和谈也罢,可他为什么眼睁睁的看着后金集结力量吞并周边的蒙古部落呢?又是单纯的想看着后金跟林丹汗消耗,想渔翁得利?可现在明摆着的态势是后金在逐步蚕食、整合蒙古势力,后金在通过这些战争不断壮大、扩大地盘。

影响不了袁崇焕,刘天佑发了公文给仁祖,建议趁后金与林丹汗间攻伐不断的时期,彻底清除仍然盘踞在朝鲜边境的后金军,可这份公文被仁祖明确的拒绝了,并发公文来明确要求刘天佑不得妄动,尤其是安州水师,因为在刘天佑以各种理由的争取下,安州水师规模扩大到两千人的规模,并增加了炮舰、运输船配置。仁祖同意的原因之一是安州的商贸逐步恢复,李文轩有公文发到汉城,上报了商贸恢复情况,清川江上来往的商船数量大幅度增加,但也秘密汇报刘天佑在安州逐步引入了不少汉人,甚至新增加的人口中,汉人超过了半数,新来安州的商人也有相当部分与釜山那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十月末,在得知仁祖不同意他所提及的军事行动后,刘天佑告假带着媳妇赵昭仪外出游玩了,这是去年末答应的事情,赵昭仪已经到安州一个月了,刘天佑告假后直接坐船带赵昭仪去大明崂山卫了,这也算是公事、私事一起办了。

刘天佑有不得不来一趟崂山卫、青岛镇的理由,一是青岛镇今年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了自给自足,九月份收到的许师傅信函中表示崂山卫的盈余可以完全覆盖崂山卫及珠山那边的开支了;二是刘海军进驻崂山卫后的分工问题,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句话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体现了人性,虽然通过不间断信件往来进行调控,但效果并不理想,刘天佑对情报体系建设的推进不满意。

刘天佑是懂得情趣的,事先并未告知赵昭仪要去大明境内,而且叮嘱两位侍女程绍婷、丁玉玲也保密,待从青岛镇港口上岸时才告诉她。一路上刘天佑观察几个女人的相处,觉得自己是真不懂女人心思,他开始还比较担心赵昭仪跟程绍婷、丁玉玲间的关系的,也担心程绍婷、丁玉玲她们面对赵昭仪时的心态,结果他眼睁睁的开着几个女人相处的越来越融洽……

刘天佑在崂山卫待了一个月,这一个月内除了花了几天时间陪赵昭仪去了即墨县跟胶州府两个城池游玩了一圈,别的时间全部在连轴转的梳理公务。

刘海军进驻崂山卫后工作开展的不那么顺利的一大原因就是跟李勇军的意见不一致造成的。刘天佑开始梳理这些事情前,先跟许师傅、刘铁军密谈了一次,实际了解问题所在,许师傅觉得根源是两者间的权限产生了冲突,李勇军本就有较强的情报人员属性,现在刘海军过来成为主要负责人,双方产生一些冲突很难避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