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复杂的安州现状121(1 / 2)

拒绝了接风宴的安排,刘天佑直接入住城主府,在府内接待了众人。这个行为有些不符合礼制,引发了几位朝鲜文官的不满,但都被李文轩用眼神制止了,因为理论上只有安州城最高级别官员才能入住城主府,刘天佑的官职是安州城驻军主将,安州府尹才是安州城最高级别的官员。

李文轩是刘家军队勇猛作战的既得利益者,战后从一个低级别、无实权的文官摇身一变,成为平安道重镇安州的府尹,且得到机会面见过仁祖,得到仁祖及其智囊的面授机宜,如此背景下,他对刘家军的感情是复杂的,而且别人都说刘天佑是少帅,可他清楚刘天佑是实际掌权的主帅,所以面对刘天佑时他更是非常谨慎。

李文轩在刘天佑面前把身段放的比较低的更大原因是安州城今时不同往日,记载中高峰时期安州境内人口十余万,战时安州城攻破后被后金军野蛮屠城,仅幸存几千人,战前未逃进城的村民,也被屠杀了一部分,同时又有大量青壮被掳走,战后统计整个安州辖区内人口仅剩两万余,虽然朝廷官方一直说要引进其余州县人口来补充安州人口,但进展很缓慢。此时的安州城内,算上驻军也不足两万人,整个辖区内不足四万人,城外还有大量被遗弃的田地待开垦,李文轩这个安州府尹现在是要啥啥没有,所以不低调是不行的。

更让李文轩感到难办的是仁祖的态度,面见仁祖时他得到了不少承诺,也认领了监控刘家军队的命令,可等他回到安州后,那些承诺变的虚无缥,得以落实的部分进展又极其缓慢,而且还面临平安道观察使金起宗的打压,他多次私下拜访金起宗无果后,只能向汉城反馈金起宗刻意、无礼打压安州城的正常运转,但这些公文都石沉大海,这一点是让他最无法理解也是最失望的。

城主府内,刘天佑、李文轩相互道喜,一番相互吹捧后李文轩主动道:“刘将军,您到任后,安州城的官员配置总算齐整了,安州上下也有主心骨了,境内的民生恢复还需您多上心啊。”

“李大人抬杀刘某了,我只是安州守将而已,按朝廷制度您才是安州城级别最高的官员,民生方面的事情刘某可不敢胡乱插手,这要是被有心人告到仁祖那边去,咱可承担不起。”刘天佑说道,对于李文轩的低姿态就当没看到。

刘天佑的这句话看似尊李文轩为上官,实则没有半点尊重可言,李文轩自然听的懂,可他没有更好的选择了,继续说道:“刘将军,安州是您率军从后金军手中收复的,城中的惨状您亲眼目睹过,城内幸存的百姓都非常感谢您的活命之恩,现如今只有您才能救安州城于水火之中了。”李文轩接着道。

刘天佑眉头一皱,对刘海波、赵本荣道:“军纪出问题了?”

未等两位答话,李文轩抢着说道:“刘将军误解了,我是跟随刘家大军一同作战过的,刘家军的军纪绝无问题。”稍顿了一下,叹了口气接着道:“安州城目前面临严重的财政问题、人口问题、物资问题,还有临近州县的挤压问题。”

刘天佑摇摇头道:“李大人,你所说的这些问题本将都爱莫能助,只是有些不解,当初李元翼李大人去釜山宣读仁祖要求本将率军驻守安州的命令时,曾说过朝廷已经下发了移民令,并拨专款用于安州重建,这可是有正式公文的,为何现在出现如此问题?”

李文轩沉默了一会,还是无奈的开口道:“刘将军,此事一言难尽,朝廷确实颁布了移民令,要求未受兵灾的地方按比例补充此次遭受兵灾的地区,可实行起来阻力很大。二、三十年前的两次与日本的战争中,朝鲜各地的人口损失很大,经过这么多年的休养生息才恢复了些许,所以各地方官员对辖区内的人口都比较看重。虽然朝廷有旨意,但各地阳奉阴违,迁徙数量远未达到要求不说,迁徙过来的人口中老弱比例很高,短期内不能对恢复生产带来帮助,反而需要安州府衙贴补生活物资,可安州城内的物资、财物都被后金军洗劫一空,如今只能靠朝廷拨款,除了一开始朝廷直接下拨了部分钱粮外,后续的都从平安道首府平壤调拨,而现任的平安道观察使金起宗金大人认为平壤同样遭受兵灾,各类物资需优先确保平壤所需,所以下发到安州的物资一再减少,现在已经很难维持安州府衙的正常运转了。”

刘天佑有些诧异于李文轩面临的困难程度,不过还是准备拒绝李文轩寻求帮助的请求,他手中是不缺物资,可也不能浪费在还没有完全控制的安州城内,正思考以何种理由拒绝时,刘海波出声道:“将军、李大人,如今朝廷下拨的军饷也开始缩减,两天前才收到朝廷运送过来的七月份军饷,军饷组成也从之前的现银变成由现银、铜钱、布帛混合组成,成色也都下降不少,而且据押送军饷的官员说,由于境内战事已经完全停止,朝廷的财力将偏向于恢复战后建设,边境以外守城士兵军饷将逐步缩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