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山雨欲来53(2 / 2)

最终,鞑靼人终于完成了这一次的抢劫行动,志得意满的,开始朝昌都地区挺进了。

而到了这个时候,已经停下脚步半个多月的王子腾,终于是动了。

几十万大军缓缓而行,同样朝着昌都地区压了过来。

看着各地传来的情报,林沐和丁宁这俩货,闻到了浓浓的阴谋气息。

王子腾这是要干什么?

很明显啊,这就是典型的驱虎吞狼,借刀杀人。

用鞑靼人这把刀,来干掉让他不爽的昌都军。

他统领的大军,远远的朝着昌都压过来,与其说是来打鞑靼人的,倒不如说是来督战的,他用这种方式告诉鞑靼人,你们没有后路了,只能一心一意的攻破昌都,才能回到家乡去。

看着林沐标注在地图上的最新战况,丁宁撇撇嘴。

“哼哼,看来,这一仗咱哥俩是躲不过去了。

鞑靼也是傻,怎么就非得从咱们昌都方向回家呢?难不成他们不知道?咱们这里下了大雪,寸步难行吗?”

“二哥,首先,人家不是傻,而是没有咱们这么便利的情报,他们怎么会知道这里下了大雪寸步难行呢?

第二,其实咱们这边也不是真的那么寸步难行,起码是比半个多月前好走的多了。”

“哦?为啥?我看着雪也没化开呀?怎么就不是寸步难行了?

难不成,他们也有了雪爬犁这种东西?”丁宁不解的反问道。

丁宁说的雪爬犁,是不久前林沐的杰作。

丁宗诚急于出战,但这鬼天气又实在是没办法出行。到了最后,林沐没辙只能帮着一起想办法。

于是,他就想到了网上的那种雪爬犁,找人来做了试试,还别说,竟然真的能行。

这不,昌都这的大雪刚一停下来,丁宗诚就带着大军出发了。他带走了两万轻骑兵,然后一路往东,到鞑靼人家里去偷家了。

本来嘛,他的想法很简单,为了防止鞑靼人故意绕到昌都来,因此他就想到了这么一招围魏救赵的好办法。

老子先去偷你的家,这样你总得着急了吧?

你这一着急,是不是就得走最近的路回家?如此一来,这不就绕开昌都城了么?

但偏偏事与愿违,王子腾不知道是出于什么考虑,在鞑靼人和大夏的边境通道上,派出了大量的游骑,隔断了鞑靼人家里和远征军之间的交通联系,以至于丁宗诚在鞑靼人的腹地横冲直撞了好多天,愣是没能完成自己的战略目标。

丁宗诚也很无奈啊,他总不能亲自派人去通知鞑靼人的大军:“喂,老兄,俺老丁在偷你的家,你快来打我呀!”

于是乎,老丁实在是没辙,这又准备返回昌都城了。

只不过他能想到偷家这条路,蒙古人怎么就想不到呢?

之前他们进攻宣府地区,那不过是个幌子,他们又不傻,难道不知道宣府不好打么?

当初之所以同意鞑靼人这个计划,为的就是在鞑靼人主力尽出以后,也来鞑靼人的家里偷一波。

反正鞑靼人去偷大夏朝了嘛,你去发大财,那兄弟来你家里发点儿小财总可以吧?

而过来偷家的蒙古人,怎么也没想到,他们没遇上几个鞑靼人,反而遇上了大夏朝的昌都军!

这特么不是扯呢么?

你俩咋混到一起了呢?

双方的将领略微一琢磨,哦,原来是大家想到一块儿去了!

于是,蒙古人这边就想着跟丁宗诚打个商量:“你看咱们这是巧遇,要不然这样,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咱们井水不犯河水,咋样?”

咋样?

不咋样!

蒙古人的大军可是刚刚打了宣府的,现如今丁宗诚要是敢跟对方做这样的交易,那他还想不想在大夏朝混了?

于是,双方招呼上了。

两边都是骑兵,蒙古人来了五万人马,而丁宗诚只有两万。

按说兵力如此悬殊,丁宗诚应该是“害怕”的一方才对。

但事实上,丁宗诚的昌都军,可是比蒙古人猛多了!

一来他们的马匹多,人人都是三四匹马。毕竟出来的时候就是一人双马,这都在鞑靼人的地盘上扫荡这么久了,马匹自然就更多了。

二来,他们的装备好!

虽然是轻骑兵,但人人都有简易的皮甲、胸甲,这在骑兵对砍中,就占有很大的优势。

第三,就是士兵的体力和士气,昌都军这边扫荡了大半个月了,那是人人发财,士气高昂。可蒙古人这边呢?在宣府打了这么久,屁都没捞到,反而消耗了大量的给养,士气极为低落。

因此尽管丁宗诚的人数少,但在这大草原上,却是跟蒙古人打的有声有色,双方谁都奈何不了谁,就此僵持了下来。

只不过这边一僵持,昌都城就得独自面临鞑靼人大军的围攻了。

山雨欲来,整个昌都的地界这些天乱的很,普通的老百姓全都往外围跑,随便找个山沟沟躲起来。家现如今是顾不上了,先保住命再说吧。

而丁宁和林沐,则是全都到了昌都城,厉兵秣马积累物资,等着和鞑靼人打上一场攻防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