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9(1 / 2)

外:“环境怎么样?适应么?需不需要我叫人再做一下调整?”

里:“你指的是这个你们造出来的空间里周围的光温湿对我的刺激么?嗯,很好,至少我意识已经清醒,谢谢,先生。”

外:“那好,看样子,我们终于可以将谈话顺利地进行下去了。为了让你醒来,我们可费了很大的劲。”

里:“嗯......你管这种环境下的情境叫‘谈话’?据我的了解,在你们的语言和思维体系里,应该将这种沟通描述为‘审问’,是建立在强势一方的基础之上,对弱势一方不平等的信息套取和掠夺。”

外:“嗯......我只是代表这的人想对你表达一下起码的尊重和善意,既然你能如此快速的解读出来现在的局势,那么好吧,我也不再掩饰了。你既然完全了解了这次见面的深意,那我也不再有所顾虑,所有问题我都会毫无保留地摆出来。你要知道的是,你最好实话实说,或者你为自己辩护,或者撒谎,都可以,这是你的权利,我们这称之为‘人权’。虽然你不一定称得上‘人’,但是我们依然赋予你这个权利。然而,你不能保持沉默,一言不发,你既然明白了自己现在的处境,你应该知道我们会对你的沉默采取什么样不友好的措施。不要逼我们这么做,我们是文明的种族。”

里:“在我的思维空间里,我知道了你们的所想以及所为,但是我无法理解你们的思想以及行为模式。”

外:“没关系,你不需要理解,我也不希望你能理解。话不多说,那我们就开始吧。首先,你从什么地方来?”

里:“太阳系之外。”

外:“说实话,我有心理准备,但是听到这句话,我还是震惊了。我有一点失去专业审讯人员的职业素养。那么,能不能具体一点,什么方位?距离地球多远?”

里:“用你们的定位体系来说,就是天狼星的方向,距离地球大概50个跳跃周。”

外:“50个跳跃周?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里:“抱歉,这是根据我们星际空间移动的方式制定的距离度量衡。1个跳跃周大概等于你们概念里的1光年,也就是我来自距离这里50光年以外的另一个恒星系。”

外:“谢谢你的耐心解答。但我还是好奇你们为什么用‘跳跃’这个概念来衡量距离?”

里:“那是因为我们的星际空间移动并不是采用你们所使用的方式。”

外:“嗯?这可以展开说说吗?”

里:“当然可以。我们文明的高速交通工具,曾经也使用过装载式燃料助推系统。但是无论我们如何提升技术,提升燃料的使用效率,仍然无法使得我们的交通工具在距离和速度上达到宇宙维度的航行要求,我们就像是在亚马逊森立里的一只蜗牛。后来我们认识到,想要达到宇宙级别的移动要求,就必须跳出固有的思维。也就是说,我们该放弃装载式燃料推进的动力模式了,就像你们永远无法使用烧煤的方式来给火箭提供动力一样。我们把注意力从空间转向为了维度。朝着这个方向,我们的技术经过了迭代的发展,研究出了一整套完备的动力推进系统,还衍生出了许多维度技术。对于维度的研究和应用,我们的文明迎来了爆炸式的发展。由于我们宇宙级的移动方式不断进化,我们对距离的度量也在不断地优化,最终到达了现在超越了你们所熟知的‘光年’概念,使用‘跳跃周’来衡量移动。当然,‘跳跃周’并不是一个距离或是时间概念,它是一个距离和移动方式的复合概念。”

外:“你的解答很详细。只是我有点怀疑,你为什么愿意如此详尽地说出你们的核心技术?”

里:“放心吧,我说的是真的。我会向你坦白,是因为知道我们之间的差距,这对你们来说没有意义。你们没有实现这种移动方式的能力,你们目前连这个恒星系都出不去。我也不认为你们有上千年内掌握维度技术的能力,与此同时,你们在发展,我们也在发展。这就像大象从来不担心蚂蚁会对自己造成威胁一样,大象展示自己庞大的身躯,反而能震慑住蚂蚁。”

外:“好吧,你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敌意,虽然我一直有所准备,但这来得还是突然了一点。我就暂且认为你说的是真的。那......既然你无所顾忌,那就展开说说你们所谓的‘维度技术’吧。”

里:“我需要表明我们的立场,我们还没有跟你们发生冲突的打算。但是你们要明白,这并不是我们‘不敢’、‘害怕’,亦或是我们友善,热爱和平,而是因为你们没有值得我们动手的必要,高级文明从来不在乎低级文明,就像你们使用坚船利炮的民族从来不会担心手持长矛利刃的民族一样。或许你会说我们傲慢、自负,但是你们与我们之间的文明差距比‘坚船利炮’和‘长矛利刃’之间的差距还要大,大到你们从智人开始进化至今,所有的人类认知都无法理解的大。与我们为敌,你们的文明将耗尽一切,而我们,只是需要一个‘喷嚏’而已。”

外:“嗯,我明白了,继续吧。”

里:“好的,请原谅我先前的无礼。我们当然也经历了核裂变、核聚变等等燃料效率提升的研究和使用过程。但不论如何,燃料的能量供给始终是有极限的,在宇宙的空间尺度上,这些都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说忽略不计。在燃料动力模式使我们对于宇宙航行感到绝望的时候,我们抬起头,望向了头顶的恒星,相当于你们的太阳。”

外:“太阳?你是说你们的‘太阳’?!但太阳的能量就算有上百亿年的寿命,有燃烧上百亿年的能量,但,那在全宇宙来说始终也不算是一个永恒的能量,你们也没办法带着你们的太阳给你们充当‘电池’。严格意义上来说,恒星也是一种燃料动力模式。况且,你们如何利用一个如此熊熊燃烧的炽热能量体,如何接近它?”

里:“靠近?那是你们的思维模式,你们的认知局限和技术程度限制了你们对于宇宙的想象。我们用的是扭曲空间的技术,在我们的星球和恒星之间搭建一个空间管道。让我们星球这一头面向恒星的空间坍缩,在恒星的那一头,空间就与我们形成了‘漏斗’,你们可以称之为‘漏斗效应’。这样,空间的两端形成了高低差,无尽的能量就会自动地向我们的方向集中滑落,我们下一步所需要做的,就是‘接住’并利用这些能量。你知道一旦漏斗形成,恒星滑落的能量那是无穷。与此同时,无穷的能量,又给整个‘漏斗’系统提供了源源不断地的能量,让‘漏斗’系统永远运转下去。你要知道‘漏斗’系统光是第一次启动,就用掉了我们全文明能够调动的几乎三分之二的能源,如果失败,我们的文明将减速,严重倒退。还好我们成功了,获得了相对意义上的永恒能源。我们的文明成功跃升到了能够使用恒星能源的等级。用你们的概念来说,我们称之为‘永恒纪元元年’。”

外:“抱歉,你所说的一切超出了我的知识范畴,好在,他们听得懂。”

里:“我知道你们的“戴森球”,但,这对你们目前,乃至未来的长纪元所能发展出来的技术来说,似乎就是一个笑话~~咕噜咕噜”

外:“好吧,你再一次嘲笑了我们。”

里:“这不是嘲笑,这是高等级文明和低等级文明的沟通现象。在落后的文明面前,高级文明说的每一句话,天然就是一种炫耀、压制,给低等文明带来的感受就是一种自卑、嫉妒、恨意和敌意。可这对于高等文明来说,只是普普通通的陈述和表达而已。就像你们的文明里,富人对穷人提起自己普通的房子、汽车、资产,提起的每一个字,在贫困潦倒的穷人听来,都是对穷人的一种羞辱、刺痛,恨意和敌对相应产生。这就是你们的种族不断产生矛盾和战争的根源,导致你们发展缓慢,甚至是失败。即使你们明白这一点,你们也无法避免这一切,因为这是你们的基因所决定的。你也可以当做这是我们所谓‘傲慢’或者轻视你们的根源。”

外:“那,你们的文明,就不存在这一切吗?你们之间就不会存在不平等、猜忌、战争和掠夺吗?”

里:“在我们的文明发展的初期,曾经,是有的,所以,我们了解自己,也就了解了你们。”

外:“‘曾经’?”

里:“对,‘曾经’。”

外:“那现在呢?”

里:“不存在了。”

外:“嗯?请你展开说说。”

里:“意识生命体形成的总体,就是一个大的能量体,它发展的最大制约,不是外部因素,而是内部因素。一旦这个能量体的内耗产生、增大,那么它的发展,就是减速、放缓,如若置之不理,任其发展,文明就将消亡、溃败。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两个方法,第一,共同的敌人或者共同危机,威胁必须大到毁灭整个种族和文明的程度;第二,科技。科技的发展必须达到颠覆级别的跃迁,就能提升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资源的使用成本,将社会扁平化,最终形成直线性结构,没有起伏,没有富人,没有穷人,一切听从‘主脑’。在我们的发展史上,第一种方法曾经无数次将我们团结,但后来我们又无数次分崩离析。直到我们即将面临最大的一次共同危机——恒星燃尽,我们才冷静下来,达成共识,将目光放在了跃迁科技上。我们决定,利用科技,消灭内耗,彻底重构我们的文明,剥夺个体,堆砌整体。”

外:“恒星燃尽?你们费了这么大劲研究出了利用恒星的能量,你们的恒星就要燃尽了,这有什么意义吗?”

里:“我们的恒星,在‘漏斗系统’成功的那一刻,根据‘主脑’测算,还有约10亿年左右。所以,我们研究出‘漏斗系统’,目的不是为了仅仅利用我们的恒星,而是掌握技术,实现宇宙级别的航行。当然,在那个时候,我们的恒星,它的光芒已经开始以难以察觉的细微变化开始变暗了......”

外:“嗯,所以,这就是你们着急着研究利用恒星能源的方式,实现超速超距空间航行的原因。确切的说,你们会带着自己的技术去寻找新的、适居的恒星系,你们,是打算星际殖民.....等等,既然你们已经研究出利用恒星能量的技术,那么你们的文明,就可以在恒星遍布的宇宙永远延续下去,甚至同时殖民多个适合条件的恒星系。怪不得你们会使用‘永恒纪元’这样的名词。不得不说,这很像我们文明里,那个依靠着工业革命,称霸过整个地球的‘日不落帝国’。”

里:“先生,不得不说,你很聪明。”

外:“谢谢,你也不简单,不知不觉我已经被你牵着鼻子走了。这次沟通越来越不像‘咨询’,更像是一场辩论,一场由你主导的辩论。我们还是回到既定的轨道上来吧。你们在解决了能源问题后,所拥有的移动速度,也就是所谓的‘跳跃周’,你们......是怎么实现的?对了,你还没有回答我,你们如何利用从恒星获得的能量,实现了长距离的移动?毕竟,你们没办法搭载恒星航行,似乎也不会去使用装载携带式的能量源,你们是怎么做的?”

里:“决定了科技高度的,不是现有的理论、数据和模型,而是另辟蹊径、颠覆传统的想象力和决心。显然,你们的思维被困在了牢笼里。我们从恒星上所获得的能量,并不是为了航行,而是为了......THEDOOR......”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