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凑数妙招58(1 / 1)

周主任不是一般人,好在周主任不是一般人。

毕竟上有政策,下便有对策。周主任想要生存,想要在主任的位置上坐的长远,坐的长久,坐的有前途,那可不能学那某学士,不为五斗米折腰。水至清则无鱼啊,这年头只有傻子才会坐在主任的位置上,把自己往悬崖峭壁的绝路上逼迫,这样对自己莫不是骨头硬不怕死,那就是正儿八经的傻子。

所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周主任已经谨遵岳父的教诲,不犯经济错误了,这要是还让他不顾自己死活,那可就万万不行了。

岳父在周主任的心中,地位是相当。别人的话周主任不信,岳父的话周主任还能不信吗?敢不信吗?

周主任允许自己的裤管被河边的泥水沾湿,当然,他小心的很,只要不把整条裤子沾湿,他就可以忍受,毕竟被泥水浸透的裤子穿着挺重,他托起来也费劲,但只要裤边湿了,卷一卷还能穿,不会伤到整个裤子。这是周主任的底线。

周主任以往面对这巨大的难以实现的冰冷招生数字,自然有妙招锦囊。

文件说了要招满1500人,但没有具体说明招怎样的1500人,对于这1500人的定性并不明晰。

于是以往啊,学校里总会有班主任反应,他们班里有一个心智不全的学生,不能继续读书,但是已经招进了学校,人家缴了书本费,你班主任也只能收着,自己看管好了。

对于这样的学生进学校,周主任能不知道吗?周主任当然知道啊,可是他知道有什么用,他要完成指标啊,他需要人头啊,这样的学生他要是不招进来,他就得被批评了。周主任也知道,这样学生的家长为什么愿意把自己家心智不全的傻孩子送进学校来。

这样的孩子往往不能自理,在家里呆着的话,还需要有专门的人来看护,请一个看护得多少钱啊,要是放在家里自己看护,那班也没法上,不得损失更多?但是放进公办的学校就不一样了啊,给孩子办理个住校,公办的学校学费住宿费又不高,一年也就几百块,学生在学校有老师看护,不仅解放了家长,还可以放心,最主要还省钱,这样的好事家长当然愿意,孩子要是在学校出了事,也可以追究责任,运气好的话那班主任遭了殃,还可以赔家长一大笔钱,何乐而不为?

这些周主任也都知道,但是他知道也没用,他能做的,就是在班主任来哭诉的时候,打马虎眼,安慰安慰班主任,行行缓兵之计。再说了,班主任大多数情况去找的都是学生处,学生只要进了学校的大门,那以后就和他招生处没关系了,剩下的事就得学生处去协调了,他自然只要笑眯眯的和善的对每一个人就好了。

还有一些凑人头的孩子,比如残疾的啊,比如抑郁症的啊,比如躁郁症的啊……这些身上多多少少有点毛病的孩子,那也会被学校无一例外的招生进来,至于进来之后的事,那就要看那倒霉又可怜的班主任是哪个了。

自然,只有这些学生来凑人数还是远远不够。那怎么办呢?周主任自然是有妙招滴。

那些凡是毕了业或者之前在学校念书因为犯了事办理了退学的学生,想要改过自新重新进入学校念书,统统都收。管他是17岁还是27岁,周主任秉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理念,来者不拒,对任何一个迷途知返的少男少女都给足了重新做人的机会。

这样的学生一般就两类,一类呢是因为毕业后去打工,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回到学校想要重新读书。这类学生确实要感谢周主任的善良仁慈,再次回到学校的他们,因为吃了社会毒打的苦,自是会发奋学习,努力考大学,哪怕就算考不上大学,也会努力去读个专科。对于他们来讲,周主任确实是给了他们重新设定一次人生的机会。

另一类可就不是喽。那些没读完职教就选择出去混日子的学生,就算再回来,也不会好好坐在教室里读书了,他们要的不过是混一个毕业证罢了。学不学习的,对他们来讲根本就不重要。毕竟他们看过了社会上那些奇奇怪怪的处理方式,见识了社会上那些不按套路出牌的人,领会了社会上那些歪歪曲曲的理论,哪里会真的收心?放下屠刀,能立地成佛的那些人,需要多大的冲击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呢?这些凡心还未完全消散的大龄学生,进入班级后不守本分,说不定还会把一整个班带上天。班主任要是摊上这么一个祖宗,那头疼的事儿必然是天天有,要是运气好点,摊上这么两个祖宗,那“主任”的生涯说不定也就此了结了。

这一点周主任也是知道的。不过这都是需要班主任烦扰担心的事情,与他这个招生处的主任关系就不大了。这都是班主任应该做的事情,要不然他们那些人凭什么被称那一声“主任”?

他要做的,自然是把人数凑齐了就好,在人数凑齐的基础上,能多招几个是几个,毕竟那个数据,就是他的业绩,他要是没有业绩,就算有老丈人给他在背后撑着,他也难以一直稳稳的坐在这里。

想到这里,周主任又认真读了读手中的文件,“坚持把发展中职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推动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科学制订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并严格实施。职普比例较低的地区要重点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资源,要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根据教育部的发文指导,我国各省都需从2021年开始制定中考分流的政策。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录取的比例分别为5:5,这成为各地中考改革的主要思路。”

周主任喝了口杯中新上的茶,咂了咂嘴,连连拍手说,“好。好。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