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比赛疑云(1 / 2)

J老师。30岁,在学校工作经历5年。非班主任。已婚。

J老师是个聪明人,虽然他高考的时候成绩不高,是踩着分数线进的大学。但分数并不能限制他的“聪明”,在学校的时候或许成绩很重要,但上班后明显业绩更重要,比业绩重要的便是情商。

J老师的情商就很高。J老师完全掌握了中国人际情谊绵长的精髓,并将这博大精深的人脉文化利用到了顶点。

J老师虽不受一众一线教师的赞许,却深得领导的厚爱。

J老师在学校工作五年,便已成了学校的骨干教师,各种奖状拿到手软,各种奖金被饱揽无余。这不,五年在当地就买了两套房,如今第三套房正在路上了。

这天,裘主任的办公室里传来了嘈杂的声音,闻声而来的人站在裘主任门口看热闹。

其间J老师坐在裘主任办公室一旁的沙发上,面无表情,静静的看着一旁的老师表演。

“学校这样怕是不行啊,我辛辛苦苦带的学生,这几年学校都用的是老化的设备,本来硬件都跟不上,现在项目还要被别人抢了,怕不是有这种理哈。那几年没人碰这个项目的时候,怎么没人抢呢?”

在讲话的正是K老师,K老师是专业老师,学校前两年的数控车床技能比赛,找不出来人参加。一是学校的设备老化严重,10台教学设备有八台是坏的,二是学校虽然派教师去其他学校接受培训学习,但结果都不太理想。K老师算是临危受命,在学校老领导的苦口婆心的劝说下接了这个项目。

每年K老师都带学生出去比赛,但是成果并不显著,最好的一次获奖也就三等奖,还是区级。

其实这样的结果并不出人意料。技能比赛更多的是比操作。这些老师们即使被派到其他学校学习,他们培训的时候就算再认真,回到学校后没有设备也是白搭,时间一长,基本上也就忘得所剩无几。

技能技能,说白了就是要实操,没有实际操作,其他都是白搭。

J老师自从升到二级领导后,便常常来裘主任的办公室寒暄。

那天裘主任在办公室休息。

J老师一如既往的敲了敲裘主任办公室的门。

他搓着手和裘主任说,“裘主任,在休息啊。”

裘主任端起桌上的热水杯说,“咳,没事。来,坐。”

J老师坐定后,便拉着裘主任唠家常,唠着唠着,就唠到了海鲜的话题上,J老师仿佛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说,“青岛的海鲜就很不错,虾子新鲜的很。”

裘主任说,“是嘛,那边临海的嘛!”

J老师说,“我有个亲戚就在那边搞海产生意,回头让他寄过来点,到时候咱可以尝尝。”

裘主任笑着说,“哎呀,不用,不用。你自己留起吃就是了。”

后来,海鲜到的时候,J老师借着生日为由,让媳妇做了一大桌的菜,邀请一行人聚餐。裘主任也在其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