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固若金汤86(1 / 2)

“小陈,这个报账的单子帮我签一下。”裘主任拿着一沓资料站在陈主任的跟前,殷切的等待陈主任下笔。

陈主任扫了一眼那沓资料,想都没想立刻便把他的名字签在了裘主任手指的地方。

陈主任虽只扫了一眼那些材料,但他也有看清楚裘主任让他签字的单子具体涉及的是什么事儿。

不就是之前请专家来学校给老师们周末举办培训的报账单嘛,一共五次,一次20万,差不多有一百万的账。

报账要求采购单需要三人及以上签字,签完字之后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再来签字。所有相关人员签字落定之后,才能将报账单递交给财务人员进行放款。

裘主任来找自己签字,必然是在凑人数。陈主任心中也是明白,所以毫不犹豫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但凡他犹豫一分钟,或许都会引起裘主任的思索,这点儿事情他还是看得明白。不该问的事情别多嘴,不该知道的事情要装作不知道。

裘主任采购教师培训所用资料和向广告公司征订培训手册,这些他这个副主任的参与皆为零,包括联系教授以及外校讲师等等一系列的事情,他也都毫无参与感。

裘主任是个细心的人,把所有事情都安排的妥妥当当。当时张教授来学校授课的那天,接待人裘主任安排的是陈主任。陈主任便在指定的地点接待张教授,从陈主任接到张教授再到把张教授送到会场,会有一个10分钟左右的路程,他和张教授寒暄之余也颇感羡慕,羡慕张教授能够站给老师们做培训的舞台上,倒也谈及了薪资。陈主任想,要是他没记错的话,张教授当时说酬劳是一下午5000块。当然,这得是教授的级别才能享受的待遇,硬核的大佬甚至可以价格更高,但一般的讲师似乎也就2000元—3000元的样子。

算上吃饭住宿,按照两天的培训规格,一次请4名教授,似乎也用不了20万。

当然,20万元也不是单单包括这些,给老师们采买的笔和笔记本,还有广告公司做的培训手册都是花销,只不过这之间的上升空间有多少,陈主任大概算一算似乎也能估测出一个范围。

这既是一个不明朗的范围,也是一个明朗的范围。这个范围被大家亲切的唤作一个“地带”,在这个不明所以的“地带”里,陈主任当然也有所参与,只不过裘主任的这一片“地带”,陈主任只拿到了友情演出的招牌。

不过这字,陈主任自然是非签不可。有句老话叫“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一条船上的蚂蚱,当然要拴紧了才安全,裘主任这是在给自己上保险,也是在检验陈主任的忠心。

陈主任清楚的很,裘主任这是在找自己和她同“难”。只要在报账的单子上签了字,那就都是责任人,没有事固然好,大家普天同庆,一旦有事了,那就大家一起想办法,谁也别想丢下谁。

这字他陈主任不但得签,还得签的漂亮,签的痛快。这样裘主任才能安心。

这不是陈主任第一次签这种字了,不为别的,就为了自己这些年来签的这些字,陈主任也要坚定的、坚决地、坚持不懈的站在裘主任的身后,力挺裘主任。他与裘主任早已不仅仅是工作共同体,还是利益共同体,往大里讲他们还是命运共同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