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鹿回头堡(2 / 2)

原来的小渔村,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一个用岩石垒砌的堡寨赫然屹立,四下设有哨楼敌台,虽然简陋,但中规中矩,颇有法度。

堡寨中央,又建有一座占地十数亩的石砌内堡,堡墙高有丈二,十分坚固,若是外堡陷落,内堡依旧可以据墙而守。

“百多年前,在教皇子午线的划分下,远在西边欧洲的西班牙人向西,葡萄牙人向东,开启了大航海时代……”

此刻,紧挨内堡的边上,一间敞亮的红墙黛瓦的学堂中,一个十三四岁,模样俊秀的少年,站在一张桌案后,俨然一副小先生的模样,在进行着授课。

底下听他讲课的学生,则是三十来个村子里的孩童,男女都有,小的七八岁,还流着鼻涕,大的有十五六岁的半大小子。

讲课的少年,穿着一袭青色锦袍,腰间束着同色系带,发髻梳得整整齐齐,用玉簪固定,脚下穿着一双小小精致的云头履。

言语举止间,都流露出一种跟他小小年纪不相称的从容自信。

底下听课的那些村民孩童,穿着上倒也都齐齐整整,窄袖上衣,通裆裤,布鞋,跟富裕一些的小地主家的小儿子也没多大区别。

这些行头都是这间“学堂”免费发放的,但凡来学堂听课学字的村里孩童都有份。

来上课的孩童,中午还能免费蹭一顿饭,学习好的,平时还有小吃零食铜钱等等的小奖励。

可以说,为了招揽这些学堂生源,“小先生”操碎了心。

那位讲课的华衣俊秀少年,还在以一种清晰有力的语调,在那里滔滔不绝的说着。

“百多年前,为了寻找香料的贸易之路,葡萄牙的航海家们不断向东,终于发现开辟了从欧洲西海岸启航,绕过非洲好望角,途经印度洋,抵达南洋,东亚的新航路……”

“在南洋,葡萄牙人终于找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胡椒……”

“在当时的欧洲,胡椒是抢手的昂贵奢侈品,等同黄金,以前的阿拉伯商人经过威尼斯人流入欧洲的胡椒,可以赚取三十倍的利润,这简直太疯狂了……”

“葡萄牙人通过这条香料贸易之路,赚得盆满钵满,这样的情况一直维系了近百年……”

“葡萄牙人从南洋把胡椒带到了里斯本,他们的香料不愁卖,当坐地商就已经能赚到十倍的利润,剩下在欧洲销售的活儿,他们包给了各地的商人,其中荷兰人几乎垄断了北欧香料的销售……”

“荷兰人的福禄特商船载重量大,操纵需要的水手又少,运输高效,从葡萄牙人那里得来的香料,经过荷兰人的商船,源源不断的运输往北欧各地,当时海峡以北整个欧洲的港口贸易几乎被荷兰航运垄断……”

“荷兰人由此被称作海上马车夫,他们的阿姆斯特丹港,成为了当时欧洲最繁忙的港口,经济商业中心……”

“但是,好景不长,富得流油的荷兰人开始闹独立了,然后从葡萄牙人那里,再也拿不到大量的胡椒……”

“仅仅少量的走私胡椒,自然满足不了荷兰人的胃口,接下来他们会怎么办呢,今天的课先讲到这里……”

讲课的少年终于停了下来,目光扫过一眼底下,发现三十多名小朋友倒是十分安静,似乎听得意犹未尽。

这时有一位坐在前排的学生举起了小手。

“林鸿,你有什么问题?”

这个被点名的学生看上去十一二岁,身形瘦弱,一双眼睛颇有灵气,是学堂难得仅有的几位“学霸”之一,所以很得讲课少年的看重。

“少公子,为什么欧洲人这么喜欢胡椒这种香料?”

举手提问的小学生怯生生的声音问道。

讲课少年沉吟了一下,带着笑意道:“这个问题问的好。”

“胡椒是一种调味品,除此之外,欧洲人青睐胡椒,丁香,肉豆蔻等香料,还有一个很重要原因……”

他故意以一种很神秘的语气接着道:“因为欧洲人有一种奇怪的认识,认为洗澡是生病的一种源头,所以他们那里的人从来都不喜欢洗澡,据说那里一个王国的国王,几十年都没洗过一次澡……”

“国王都这样,底下的那些平民百姓就可想而知了,上行下效,蔚然成风,而长年累月不洗澡,身上就难免会散发出馊臭味,男人或许无所谓,但妇女就很难忍受了……”

“所以,你们应该知道,欧洲人为什么会这么青睐香料这种东西了……”

讲课少年朝众人丢去一个你懂得的眼神。

“欧洲人不洗澡,那定然是要用香料放在身边,掩饰身体上的馊臭味……”

有机灵的学生直接道出了答案。

“哈哈——”

学堂中爆发出了一阵欢笑,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讲课的少年笑了笑,心说,香料之所以风靡欧洲,真正原因呢,是因为它是保存食物的“防腐剂”,以及行军的“战略物资”,欧洲人那时深信这东西能治疗黑死病之类的传染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