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的病美人[七零]_分节阅读_第16节(1 / 2)

  那不如娶个厉害的回来。

  陈艾芳也确实厉害,这些年,顾家没一个人能在她这里占便宜。

  顾二叔问:“嘉嘉真的不愿意嫁姜主任?”

  “我还没问呢,陈艾芳就动手赶人了。”顾二婶生气道,“我就不相信,姜主任那么好的条件,有人舍得放弃。”

  要不然,这些年也不会有那么多农村的女孩削尖了脑袋想嫁进城里。

  虽然被陈艾芳这母老虎赶走,顾二婶并没有放弃,她去找顾三婶,和她商量对策。

  总之,他们都想将顾夷嘉嫁给姜进望,那可是一个城里的工作名额,还有丰厚的彩礼呢。以顾夷嘉那软和乖巧的性格,他们这些叔婶到时候找她要点钱花花,想必她也会给的。

  当然,这要背着陈艾芳才行。

  就算不看彩礼,如果顾夷嘉真能嫁进城里,届时作为她的娘家人,让那姜主任提拔一下他们这些叔婶也不过分吧?

  不然提拔一下顾夷嘉的堂兄弟也是可以的。

  顾夷嘉现在每天都有出门散步的习惯。

  特别是最近她的身体明显好了许多,出门时可以走远一些,不再走一步喘三喘,胸闷气短也没那么严重,只要不累到,还是能多走几步的。

  只要如此循序渐进,她觉得就算做不到像正常人一样,也不用像现在,动不动就头晕眼花,只能躺在床上挺尸。

  于是每天早餐过后,顾夷嘉便带着宝花,慢吞吞地散步到村口处的那株老桃树。

  这株老桃树据说已经有三百多年的树龄,每到春天的时候,桃花开得非常繁茂,村里不少年轻的姑娘会来摘些桃花回去,煮桃花粥或酿桃花酒都可以;等到夏天的时候,桃树枝繁叶茂,形成一大片的林荫,山风拂来,清风明朗,在树荫下乘凉,甭提有多舒服。

  是以每到天气热时,这株老桃树下的空地,就成为大伙儿最喜欢活动的地方。

  每天早上,有不少老人坐在老桃树的树荫下,一边干活一边闲聊。

  这些老人的年纪都很大了,大多已经不去地里干活,做的都是一些轻省的活儿,有的是拿家里的旧衣服出来缝缝补补,或是做布鞋、纳鞋底,或是在编织竹筐、竹篓、竹垫子等……

  顾夷嘉来了几次,就成功地混入了奶奶爷爷们之间,和他们混了个脸熟。

  她特别喜欢听这些老一辈的人说话做事,他们身上有一种沉淀了岁月的宁静安泰,语调悠然,带着乡音的话语,总给人一种亲切感。

  这日,吃过早餐后,顾夷嘉又和宝花一起出门散步。

  现在宝花已经习惯每天早上跟着小姑姑一起出门,她在前面蹦蹦跳跳地走,看到路边有开得好看的野花,会伸手揪下来,玩了会儿又将它揉碎丢掉,沾了一手的花汁。

  看着像个淘气的小姑娘。

  不过宝花没忘记小姑姑,每走几步就会回头看她,确认她的情况。

  姑侄俩一起来到村口,顾夷嘉坐在树荫下,将伞放到一旁,宝花撒欢般地去找周围的小朋友玩。

  老桃树这边有一片空地,不少孩子都爱来这里玩。

  老人们可以边干活,边看孩子,不让他们去危险的地方玩。

  宝花到底还是个孩子,一直将她关在家里,也会闷的,这里有很多小孩子,她很喜欢来这里玩。

  而且,周围还有很多爷爷奶奶,有他们看着,也不怕有人欺负她的小姑姑。

  顾夷嘉拿起军用水壶,喝了口水,好奇地看着正在做布鞋的桂花奶奶,觉得她做的布鞋样式虽然朴素,但针脚细密,十分扎实,穿起来应该很舒服。

  如此看了几天,她觉得自己应该会做了,只待上手做。

  桂花奶奶是个慈祥的,看得出来她想学做布鞋,每次都会特地放慢速度,教她怎么做,怎么纳鞋底。

  “嘉嘉啊~”

  顾夷嘉正学得认真,听到这故意放柔了的嗲音,顿时鸡皮疙瘩出来了。

  她抬头,看到顾二婶过来,故意作出一脸慈爱的模样,眉头微微动。

  其实她也很好奇,姜进望到底给顾家人许诺了什么好处,让他们如此执着地来劝说她,让她嫁?可惜当初看文时,她只简单地翻看“顾夷嘉”的结局,根本没怎么细看,很多细节都不清楚。

  虽然不清楚,不过也就那几样,钱、票、城里的工作机会之类的。

  顾二婶是特地打听过的,知道顾夷嘉每天早上会来这里,恰好陈艾芳不在,是一个好机会。

  所以今天她特地请了假,不去地里干活,直接过来找她。

  见到人,顾二婶便又开始劝说起来。

  “嘉嘉,不是我说,你今年已经十九岁,再不嫁人就要老了……”

  顾夷嘉反驳,“二婶,我才十九岁,还很年轻呢。”

  这点她很有话说,十九岁在她看来,还没大学毕业,不到谈婚论嫁的时候,她从来没想过自己要在十九岁嫁人。

  顾夷嘉厚脸皮地暂时遗忘自己穿越前的真实年龄。

  顾二婶当作没听到,继续道:“咱们公社这里,哪个女孩子不是十八九岁结婚的?就算再挑的,最多二十来岁,也要结婚了。我知道你的身体不好,你哥你嫂现在可以养着你,他们也不在意,但宝山宝花迟早会长大的,到时候花的钱可多了,而且你哥你嫂子还要生孩子的吧?你嫂子现在没随军,只生了两个,以后等她去随军,她肯定还会继续生的……”

  周围在干活的爷爷奶奶们纷纷看过来。

  桂花奶奶有些不高兴,开口道:“我说孟大花,嘉嘉不想嫁城里人怎么啦?城里人可不都是好的,听说特别瞧不起农村出身的媳妇。”

  “对,咱们农村的女孩子嫁进城,不知受了多少委屈,隔壁大队书记的女儿就是嫁去了城里,三天两头跑回娘家哭呢。”

  “还不如在公社找个能干又疼人的小伙子嫁了。”

  “咱们大队的小伙子好,并不比城里的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