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吃火锅(1 / 2)

时间过得真快。

自从姜田参加训练后,生活变得井然有序,每天不是训练,就是跟着老师学着点重庆话。这部电影要的就是重庆味儿,参演人讲重庆话是必须的。

重庆方言很有特色,重庆人讲话结尾都喜欢在后面加上个“啊”等语气字,还有像那些“安逸”、“耍朋友”等等听起来就挺得味。姜田最大的感受是重庆话你可能不会说,但那意思你肯定能听懂。

姜田他们为了更好的了解这类语言,训练之余,他们四人经常大街小巷的去吃重庆的美食,感受当地人的生活习性。

杨导知道后很是赞同,民以食为天,他还特意带剧组所有人去吃了一顿重庆火锅。

他们来到了一家火锅餐厅后,大家按照自己的喜好点了些食物,等待上菜。他们点的是鸳鸯锅,一半麻辣,一半清淡,适合不太吃麻辣火锅的人。

终于上菜了,花花绿绿的摆了一桌子。姜田看着周边客人吃得欢快,他的味蕾随着跳动了,但他们的锅没有一点动静,汤水没有烧开。

闻着店里的香味,姜田嘴里直想咽唾沫,他端起桌子上的豆奶就来了两口,王彦林在一旁看得“嘎嘎”乐。

锅子烧开后,姜田把一些食材平均地倒进鸳鸯锅的两个格子里,刚沸腾的水又平静下去,另一边杨导领着其他几人去搭配调料。

杨导重庆本地人,吃火锅家常便饭,配调料也是一把好手。

经过等待的食物更显得美味。姜田捞出食物放在已经调好的酱料里沾了沾,大口的吃了起来。

杨导在一旁说道:“还不错吧。”姜田点头,蔬菜的本质鲜美与酱料的味道,完美的融合到了一起。

众人吃到一半,杨导边在辣锅里烫肉边说道:“不流失掉自己的热辣和血性,又可以包容更多的东西,是火锅的精妙,也是英雄的共性。

就像火锅的江湖里流传着的传说:能大口吃辣的人,前世定是个英雄豪杰。”说罢他捞起牛肉递给一旁的王彦林。

王彦林一脸难色,姜田知道他的一个还算秘密的秘密,那就是他吃素。

自从第一次和他吃饭,姜田就注意到王彦林夹得盐水鸭旁的香菜,后续相处下就更明朗了。

他有听王彦林大致提了一嘴是为了女友等等。

对于吃素,他理解但不支持效仿。

姜田见状拿碗给他解围,“导演,让我要先体验一口。我要率先感受一下英雄的豪迈。”

说罢他接过牛肉,送进嘴里,顿时,整个口腔充满了辣味,继而又有了麻麻的感觉。姜田感觉口腔里好像着了火,一边用手扇着张开的嘴,一边抽气,“啊呼,啊哈!”辣死他了。

杨导看到姜田的狼狈样,忍不住大笑起来,之后哄笑大堂,店里顿时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王彦林拿起桌上的豆奶递给了姜田,之后他自己也捞起一块豆腐,只见它的表面弥漫了红色的汤水,抖了抖,尝了一口,咦,确实很辣。

那天他们吃得欢乐,然后第二天上厕所也很酸爽。

适应了剧组的训练生活后,姜田抽空去拍了小资chic的封面,这款杂志在圈内是标准的三线刊物,对刚出了两首歌的姜田来说也是刚刚好。

他还在闲暇的日子里把《少年》、《告白气球》等几首歌给录了,顺便参加了附近的几个商演,工作安排得明明白白。

尤其是商家指定要姜田唱《酒醉的蝴蝶》。

这首歌自发歌到现在快两个月了,在年轻人中小火了一阵,他们觉得这歌太怀旧,有种零五年左右《两只蝴蝶》的范儿,有些老土过时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