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帮助230(2 / 2)

听闻此番言论,就连早就做好准备的袁绍也是顿时一惊。

“叔父看错了。”

这回倒是轮到袁隗默不作声了,过去了许久,袁隗才开口。“希望是看错了吧。”

两人又就着当今的黄巾局势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很显然,对于袁绍,他从来没打算藏私。

就连张角是被他们一番运作下的产物,加上现在依旧属于袁氏门生故吏的各种信息都是毫无顾忌的托盘而出。

可以说,这份名单若是被有心人抓住,凭借着这上面的种种事迹,哪怕是袁氏这杆大旗也难以招架。

这其中,不乏有历任过三公级别的高官,就连九卿之位的家族也不在少数,袁隗甚至敢断言,朝中凡六百石官员之上,有三分之一都是站队在袁氏这边。

就连那名被袁绍委以重任,出任濮阳县令的张辅,在兜兜转转的升迁,有三互法制约下,足足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方才又重新回到兖州东郡,出任东郡太守。

这个消息也是让袁绍惊诧不已。

从最开始任职的兖州东郡,濮阳县开始,那名被征辟的濮阳县丞如今竟也成长为了一郡太守。

而这,也就是袁氏的力量。

张辅自然而言的也就成为了袁氏门生。

而张辅却一面推辞了袁氏想要令起出任更高级别的官员,又再三强调了其一直归属袁绍的态度。

对于袁氏而言,无论是忠于袁绍,又或是某一名袁氏子弟,最终的结果都没什么区别,索性也就任其去了。

在张辅萧规曹随的治理下,再加上袁绍曾留下了近十年的俸禄薪水在,使得偌大的一个濮阳县被治理的井井有条。

夜不关门,昼不喧闹。

而在当地,甚至还一直留着袁绍的位置,哪怕张辅已经成为了实际的最高长官。

张辅每日都会宣讲袁绍在时的宗旨,他在其中又加上了一条。

濮阳县是袁绍的濮阳县。

无论任何时候,都必须要记住,袁绍对整个濮阳所做出的贡献。

袁绍还是突然知道这个消息。

对袁隗发出的质疑,他只能表示这里面绝对没有他的插足,纯粹是那张辅自作主张。

又了解了一些不为人知的袁氏密信后,袁绍这才拜别了袁隗。

刚走出门。

正打算寻到袁谭及赵云,有几名看起来与叔父袁隗年级差不多的老者摆出一副殷勤的神态凑了上来。

“见过卫尉!”

袁绍很确信,自己并没见过这几人。

为首的老者率先开口:“我等乃袁氏旁支,平日里并不曾,也不能来到主家,若非卫尉衣锦还乡,我等还不知何时才能得见郎君。”

旁支,原来如此。

正如其所言,偌大的一个袁氏,经过无数岁月的繁衍生息,族中子弟已经不知传了多少代。

这么多人总不能都呆在袁府中。

同时,也是为了确认主家绝对的权利,故而在最开始时,就已经立下了袁逢这一支身为袁氏主家的方针,再往前派,便是袁成,袁逢,袁隗之父,袁绍祖父。

可以说,哪怕是袁氏内部,其中的权利分割也是极为复杂。

没有什么意外情况发生的话,旁支一脉几乎没有追赶上主家的机会,只能在袁氏内部会议上捡上几口肉汤喝喝,至于像袁术这般嫡子只需要走个流程就能成为虎贲中郎将的例子,嫡系中并不算少。

但对旁支而言,便是一侍郎,都是弥足珍贵的。

以往,想要抓住机会,却从来没能抓住。

对于他们而言,想要翻身,唯有在雒阳出任京官,再努力引起皇帝陛下的注意,进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而现在,眼前就站着一个两千石官员,朝廷九卿之一,执掌南军的卫尉,同时,又是在族中过继的庶出,本来没有什么意外发生的话,袁绍再向下繁衍几代,最终的结果无外乎便是这几名老者。

旁支一脉想要见到嫡系,已经算是困难重重,结果今日趁着这个机会竟然还见到了朝廷九卿,这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捡了芝麻,顺带着天上又掉下来个馅饼正中手心。

袁绍不知几名老者是何意思,难不成是要追随在自己身边?

老者又开口道:“我等能够见到郎君,也是老天爷开眼,不忍我袁氏基业毁于一旦。”

突然,身旁有人推搡老者,他扭过头一看,是自己的同伴,也是本次行动的主导者。

“什么事?你不知道正值紧要关头!”

“郎君也姓袁,你却说袁氏基业毁于一旦,你觉得卫尉还能答应你的请求吗?”

回过神来的老者顿时懊恼万分,趁着袁绍还没有回过神来时,当即殷勤的上前送上一些礼品。

这才缓慢道来。

原来,他们这一支旁支已经从主家上分割出去足有百年,正如那陈郡袁氏一般,只是他们被区分成了旁支,无法分享到关于袁绍更多的政治资源。

饶是如此,他们依旧是获得了远超其他世家的起步资金,若非其步子迈的有点大,险些使得偌大的袁氏旁支覆灭。

为了实现旁支翻身的希望,老者当即上前握住袁绍的手,低声下气的恳求道:“我素来听闻卫尉不畏权贵,就连皇帝陛下都是赞叹颇多。”

老者吞吞吐吐,袁绍见状当即上拍着对方,笑着解释道:“但说无妨,只要我能做到的,毕竟都是同族血亲。”

同族,血亲啊。

这被老者引以为傲的资本。放在袁绍跟前,却又像是一个赤裸裸的笑话一样无情的在放声嘲讽。

老者犹豫再三,最终还是选择了开口。

我旁系一脉也有许多子弟,其中做到的最高官职也不过是一县县长,为了获得更进一步的机会,自然是要不耻下问。

“不知卫尉可有收私兵部曲的打算。”

部曲私兵,正如其言,是被各地豪强士绅秘密培训出的士卒,只有没法加具甲胄护体,从而少了不少防御,但物美价廉,行事无需其他。

可以说,整个大汉,上到顶级世家,下至豪强士绅,乃至富商地主,很少会有人拒绝这样的提议。

见袁绍的神情似乎不算多么乐意,当即笑着解释道:“我当然明白卫尉夹在中间难做,故而此番请卫尉帮忙的尽皆我族中栋梁,定然能成为卫尉的左膀右臂。”

几名老者尽可能的降低身段,低声细语的恳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