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还持千日醉,共作百年人43(2 / 2)

汝阳王终于还是顶不住了,他也不管有没有什么危险或者不妥,此刻所有的心思都扑向了那瓮中酒,对于一个嗜酒如命之人来说,此刻就算是用千金来换那一口酒,但凡有半点犹豫都是对美酒的侮辱。

常持满传音笑道:

“哈哈哈,王爷果真是酒国中人!非贫道吝啬,此酒并非凡品,乃是已经有了一丝道韵的神酒,别说普通世俗美酒,就是仙人佳酿,也比不得贫道之酒!”

汝阳王听的云里雾里,虽然他不懂得什么是神酒,什么是仙酒,可听那道人话里的意思,肯定是名贵无比的,也不知常持满是自己吹牛,还是吝啬不舍,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不给你喝!

这可就要命了!汝阳王不禁有点生气,这个矮冬瓜,喝你点酒抠抠搜搜的,真不大气!可他实在是嘴馋那酒,越喝不到心里越挠的难受,当下他也不顾尊贵的身份,耍起了市井间泼皮无赖的本事,硬缠着常持满给自己酒喝!

其实要说常持满吹牛,是有点冤枉他的。

真要算起来,常持满的本体来头是极大的。他瓮身上的“辟雍”二字就是最好的明证。

话说那是周灵王时,当时有位自陈国而来的学子,他为了得到更高层次的学识修行,便离了家乡来到了周王朝国都洛邑,那里号称“典籍如海,贤士如云,天下之圣地”,那学子抱着“非入其内而难以成大器”的理想在太学院里勤学苦读,后来又在老师商容的推荐下做了守藏史,其当时所居住的地方便什“辟雍”宫,“辟雍”宫有一批专门储藏美酒的酒瓮,酒瓮上刻有表明出处的“辟雍”二字,而它常持满刚好就是那位学子的专用酒瓮。

十年间,它陪着那个学子从懵懂青年变成了睿智中年,再陪他在守藏室一待数十年。一方斗室中,它陪着那位学子晨钟暮鼓,看着他在史书典籍里如鱼得水,看着他为周景王的沉沦而苦恼,看着他欲扶大厦之将倾,看着他在周天子和晋使籍谈的觥筹交错中理想破灭,看着他借酒浇愁,看着他终于参透天地大“道”,看着当世两位圣人间“道”的传承,看着那位满头白发的智者心灰意冷西出函谷,它虽然不会说话,却把这些都看在心里。

后来那位圣人得道回天,它也因为一丝香火羁绊,生出了灵智,感染了“道韵”,正式步入修行一途。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正是此理!

千百年来,它装尽天下美酒,体悟人间百态王朝更迭,那一丝“道韵”也帮它修炼成了人形。后来机缘巧合之下,他拜到了叶净能门下,叶净能得知了他的由来后,便从他原先主人所撰写的《道德经》中为他取了个“常持满”的人名。

而助他脱胎换骨的那位圣人,正是先天大神的一个化身,后来李唐皇室的祖宗“老子”!

所以从某种程度讲,他的出身级别甚至比他师父叶净能还高,虽然叶净能术法神通强出他无数倍,可真要论出身,他有神韵傍身,界别是远高于仙的,别说叶净能尚未飞升还是个地仙,就算他飞升上界做了天仙,也还是跳不出仙人的范畴,生生世世注定到不了“神”那个级别!

神是天地生,仙是万物化!

当然话又说回来了,不是常持满小气不给汝阳王那瓮中美酒,实在是给不得。说得再透彻些,那瓮中美酒于常持满就好比人之精血,乃是本质,试问谁会把自己的精血抽出来给别人喝呢。就算是再退一万步,常持满大气,肯将本源佳酿送给汝阳王来喝,只怕汝阳王也受不起,毕竟是凡人之躯,享用神明宝物,未必是福。

就比如普通老百姓,偶得意外之财,能因此而转运的实在寥寥,相反,因为发了横财而遭了横祸的反而比比皆是。本来日子虽然清贫,倒不至于有杀身之祸,没承想,有命得横钱却没命去花,甚至牵连到妻儿老小,最终惨淡收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福相依,实在难料啊!”

常持满这会虽然还是酒瓮的形态,但还是被汝阳王缠得头昏脑胀,他只能用这些大道理来劝,希望汝阳王能明白自己的苦心。

可是,此刻被美酒所迷的汝阳王怎么可能听的进他的劝,依然不依不饶的讨酒喝!他不明白其中的隐情,只想着大快朵颐。

“常仙师莫要扯这般大道理,若是讨一杯酒就要引祸上身,本王这几十年来喝的酒岂不都到了日月覆灭的程度了!”

常持满实在是憋得难受,真想直接告诉他。你要喝的是我的精血好不好,就算我肯,把精血给你喝,还不得把你给撑死了!这人咋这么犟呢,好话给你说尽了咋就是不听呢!虽然常持满心里有点骂娘,可他还是苦口婆心的劝着:

“王爷莫怪,实在是贫道这酒并非凡品,饮之未必于王爷有利!”

所以说,常持满虽然年岁比叶净能大得多,可见识反而不如叶净能。同样的事情,叶净能就比他高明了不少。皇帝要吃龙肉,叶净能二话不说就挥剑斩蛟龙,汝阳王要喝神酒,常持满只能苦口婆心的劝。到底是眼界宽窄不同,常持满还是修为太浅。

如龙、凤、麒麟、白泽、貔貅、朱厌、九尾狐、饕餮、龟、蛇、虎、鹿、仙鹤等等之所属,均是得天地眷顾,受四方滋养生长,年岁越久承负越大。如果真的有生灵想吃它们的肉,起码得考虑两个问题,第一,你打得过他么,第二,你吃得动他么!撇开打不打得过,就算你真打过了,你的肚子不一定消受的了。这些生灵,自身血肉之力霸道无比,随着年岁的增长,他们看上去只是形体长大,神通变强,其实本质是跟天地之力的同化程度更深,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就是天地真炁的实体凝华,吃下一口就需要炼化不知多少岁月。再就是这些神兽异种本身的承负因果太重,你根本不知道他们背后有没有更强横的存在,会不会打了小的来了老的,被秋后算账过的修士可不在少数。所以说等闲凡俗生灵,不论人畜草木,吃那生灵之肉比吃毒药死得更快,医经上讲“虚不胜补”就跟这差不多道理。

常持满担心自己的澎湃真炁撑死汝阳王,叶净能岂会不知,可叶净能却一点都不担心皇帝吃了自己杀得蛟龙肉会被撑死,为何?前夜就有神人来送,皇帝食之无恙,今天自己当然可以放心投喂了。常持满一时半会儿想不出好说辞,他思索了一会,突然想起一篇传记,于是决定给汝阳王讲这个故事,希望汝阳王听完以后再决定要不要喝他的精血。汝阳王为了喝酒,只能耐着性子听常持满讲下去。

狄希,中山人也,能造千日酒,饮之千日醉。时有州人,姓刘名玄石,好饮酒,往求之。希曰:“我酒发来未定,不敢饮君。”石曰:“纵未熟,且与一杯,得否?”希闻此语,知不免。饮之。复索,曰:“美哉!可更与之。”希曰:“且归。别日当来。只此一杯,可眠千日也。”石别,似有怍色。至家,醉死。家人不之疑,哭而葬之。经三年,希曰:“玄石必应酒醒,宜往问之。”既往石家,语曰:“石在家否?”家人皆怪之曰:“玄石亡来,服以阕矣。”希惊曰:“酒之美矣,而致醉眠千日,今合醒矣。”乃命其家人凿冢,破棺,看之。冢上汗气彻天。遂命发冢,方见开目,张口,引声而言曰:“快者醉我也!”因问希曰:“尔作何物也?令我一杯大醉,今日方醒,日高几许?”墓上人皆笑之。被石酒气冲入鼻中,亦各醉卧三月。

话说战国时有个中山国,有一名唤狄希的中山人擅长酿酒,他酿的美酒扬名九州泛香四海。据传他会酿制一种名唤“千日醉”的美酒,说是不论什么人喝了这酒之后必须要醉上一千天。当时同乡有个渔人姓刘名玄石,非常喜欢喝酒,加之自身本领不浅,鲜有能醉他的酒。他听闻狄希的大名,便亲自上门求酒。狄希推辞劝那人说:“我的酒呢还没做好,暂时不敢给你喝。”刘玄石就说:“就算没有熟,给我浅浅一杯,难道都不行吗?”狄希听他都这么说了,实在不好再推辞,于是就给他喝了一小杯。刘玄石这一小口还没品出味又想要,就说道:“这酒真好!果然名不虚传,不知能不能再给我一点。”狄希答道:“你先且回去,等以后再来吧,光是刚才那一杯,已经可以让你醉眠个千日了。”刘玄石听了这话,有点惭愧,只好告辞回家去了。等到家以后,他便醉倒了,睡得如死了一般不省人事。一日两日,八日十日还是怎么也唤不醒,到后来气息都断绝了,家人请来好几个医匠,都言说是人已经死了,家里人便不再怀疑,只好哭着将他埋了。三年过去了,狄希突然心血来潮,想起那个喝酒的渔人,他掐指一算,暗自说道:“此时那刘玄石肯定快要酒醒了,我还是去看看他的好。”于是他来到刘家,叩门问道:“刘玄石在家吗?”刘家人都觉得奇怪,不知自哪里来的这人,于是开口答道:“刘玄石已经死了,三年已过,就连丧服都退掉了。”狄希惊讶的说到:“哎呀,我的酒太好了,饮了可以叫人睡上千日,算算时间刘玄石现在应该快醒了,他埋在哪里?大家赶快去救他!。”接着他便催促刘家人赶快凿开坟墓打开棺材救人,刘家人也是半信半疑,但人命关天,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一帮人便带上工具急忙忙来到了了刘玄石墓前。到那一看,只见坟墓上阵阵热气直冲天际,于是大家赶紧动手将坟墓挖开。打开棺木就看见刘玄石醉眼惺忪,张开嘴巴大声说道:“快哉,千日酒果然名不虚传,不枉我大醉一场。”刘玄石看到狄希也在场,便开口问道:“您酿的这是什么神酒啊,竟然让我一杯就大醉而倒,直至今日才醒?不知道现在什么时辰?”在场众人看着他迷迷糊糊的醉样,又气又笑,纷纷指着他议论纷纷。刘玄石也被周围人引得发笑,打了个酒嗝,没曾想那酒气冲入众人的鼻中,醺了心神,那些人竟然因此也都醉倒了三个月。

常持满故事讲到这,就住了口,只等着汝阳王自己体悟抉择。

而汝阳王听完这故事,也是沉默下来,思量着常持满故事的意思,心里盘算比较,左右不知如何是好!

夜更静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