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出师未料何时死,垂泪常在破敌前18(1 / 2)

睢阳今年的风雪还在肆虐着张巡的肉和灵,洛阳去年的风雪也是同样冻伤了封常清的心。

面对着来势汹汹的安禄山大军,听着探子回报上来的消息,身处东都的封常清此刻恨不得拿头去撞墙,听说世上有一种仙丹叫做“后悔药”的,哪里有卖,快称两斤来给我尝尝!

“只因太平日久,所以人皆惧怕叛军。然而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立刻至东京,开府库,募骁勇,帅军渡过黄河,不须几日就会打败叛军,取安禄山首级献上朝廷!”

就是这一席慷慨激昂的话,皇帝许了封常清范阳、平卢两大节度使,自信满满的封常清虽然善于用兵,但自个眼下只有数千亲卫,他便计划依着几十年前的府兵制去募兵,于是他命人抓壮丁硬抓来一批人,但所抓来的这些兵皆是市井之徒农田把式,平日提着的都是锄头农具,突然被硬抓来端枪握刀,别说穿铠甲去杀敌,就是好多人直到上了战场送了命,脑袋都还是蒙的“为啥我好好地在家种着地,突然就被抓来当了兵”?这种充数的兵早已经不是几十年前的府兵了,虽然看着基数庞大,但要真刀真枪拼杀起来,怎么可能与叛军急锋。封常清所募之兵皆是白徒,未经训练,没有战斗力,自家人知自家事,已经夸下海口的封常清只能率兵屯于武牢城,做好工事全神戒备,他在洛阳城外驻扎,准备抵拒叛军。至于内城防务,则是交给了先来的突厥人毕思琛。后悔药自然是买不到的,眼下除了拼一把,别无出路,至于那个向皇帝举荐自己的恩人边令城,如果能侥幸不死,他可得好好招待招待。

不出意外,腊月十一日,对上安禄山的先遣部队,封常清所率之兵一溃而散,败兵于汜水,叛军大将田承嗣以骑兵冲锋,封常清布防的都是七拼八凑的步兵,一两个冲锋下来,唐军很快大败奔逃,封常清只能收罗残兵,拼着一口气与叛军二战,又败。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封常清本来就底气不稳,第三次被打散后,带着残余的亲信势力逃回了洛阳城。他不能扔下这任人宰割的东都洛阳,一边安排手下人马继续修筑工事,一边派亲信往陕郡求援,乞求着那封救命的书信能够早日送到自己的好大哥手上,如果传达无误,短时间内高仙芝就会率领大军增援,他与李憕达奚珣等人只需要再坚守几日,只要高仙芝大军一到,他们再带兵出城内外夹击,应该可以牵制住田承嗣的骑兵。可惜事情都不如封常清预料的一般好,他的书信还没有传到陕郡,安禄山的大军已经攻陷了洛阳城。

腊月十二日,安禄山陷东都,叛军鼓噪着从四门同时强攻,守城军士本就难堪大用,现在主心骨封常清又被打得落花流水,临阵指挥的除了他一个,剩下的都是诸如卢奕这样的文官,此消彼长,叛军摧枯拉朽般撕开了洛阳的门户,一路上纵兵任意杀掠,无力回天的封常清且战且退,从苑西再败而逃,这一次去往陕郡的不再是他的书信,而是他本人。

河南尹达奚珣和大将军毕思琛都降了安禄山,东都留守李憕和御史中丞卢奕这样的文官却选择了以死报国。他们身虽死声犹在大喊:

“吾辈都受朝廷恩惠,虽力不从心,但应为国战死”。

贼兵入城后,他们二人收拾残兵数百,准备与叛军在洛阳城内的巷道激战拼杀,叛军号称有数十万之众,此刻已经进城的都有好几万,还都是精锐,这些临时拼凑整合的几百人对上那几万人,根本就是不堪一击,叛军饱饮人血的钢刀劈砍下来,大多人都是丧命溃逃,有勇气是一回事,有实力就是另外一回事。

被手下人拼死护送回家的李憕此刻就如自己的名字一样,懵憕不堪心如死灰,失意的他遣散了那些护卫高手,独自一人坐于府中。卢奕也是抱了必死之心,他早先就遣妻子持印符从小道逃往长安,自己穿上皇家御赐的朝服,同样独坐御史台中。安禄山派人轰开了他们的大门,擒住了李憕、卢奕及采访判官蒋清等人,面对劝降的安禄山,李憕已经没有了说话的兴趣,卢奕则是骂不绝口,细数着安禄山的罪状,临死还在对着叛军高呼:

”凡为人者当知事有顺逆,吾虽死但不失臣节,还有何憾!”

这骂声钻不进叛军的耳朵,更钻不进长安城,安禄山虽赏其忠心,又恼其不识抬举,招降不下只能狠心将他们几个全杀了,并且任命卢奕的死党张万顷为河南尹,你瞧不上我,骂我,我就封你的知己好友做我的官,你就是死了,我也要恶心恶心你。

腊月十三日,面对攻陷了东京洛阳的安禄山大军,败得一塌糊涂的封常清只好率残部退守陕郡,想着依托陕郡的地理优势和上万兵马,或许可以拒敌几日,谁曾想陕郡太守窦廷芝早都已经带着妻妾儿孙,裹着金银财宝逃往河东去了,城中吏民看见头头都跑了,也是四散逃命,好好一座城,还没见贼兵的面就变成了鬼地。

还好,苦命的封常清等来了他的救星高仙芝,狼狈的封常清向前来驻守该地的高仙芝汇报战况:

“连日血战,贼锋不可当,况且潼关无兵,如果叛军攻破潼关,那京都长安危矣,关陕之地已无险可守,不若引兵前驻潼关,依潼关之险再与叛军作抗。”

高仙芝虽然一直瞧不起这个身形瘦小,嘴歪眼斜的瘸子,但也知道封常清打的仗可比他的人漂亮多了,一起并肩出生入死十几年,他有几斤几两,自己还是能掂量的,现在听了封常清的详细汇报,知其所言非虚,当下便决定暂时避敌锋芒,退守潼关,洛阳城已经丢了,潼关可不能再丢,要不然两个人的老脸真就没地方藏喽!

高仙芝接受了封常清的意见,他下令打开陕郡城内仓库,把库中的缯布财宝全部分赐给将士,带不走的都放火焚烧了,战略放弃了陕郡,率兵向潼关方面撤退。谁曾想,嫌在洛阳城杀得不过瘾的崔乾佑,竟然忍住了抢掠的欲望,带着精锐骑兵,奔着陕郡袭杀上来。被叛军追击的高仙芝封常清大吃一惊,官军一触即溃,甲仗资粮委于道,绵延了数百里远,好不凄惨。

又丢下几千条人命的唐军终于退到潼关,气还没喘顺的高仙芝马上整顿部伍,修整加强守备工事,尤其提防对面的骑兵,依托地形据险抗击。之后他又发布军令,说不日就有朝廷大军来援,士气这才渐渐振作起来。安禄山部将崔乾佑率部赶至,一时间啃不下城高地险的潼关,只能退居陕郡。安禄山于是嘱咐部将崔乾佑率兵屯于陕郡,至于周边的临汝、弘农、济阴、濮阳、云中诸郡,很多不等叛军马蹄所至,就已经大开城门降了安禄山。

龟缩在潼关的高仙芝和封常清两个人喝着闷酒,回想着一辈子的大小阵仗,什么时候如此憋屈,从来只有别人躲他们,哪里会有躲别人的时候,这一次这个跟头算是栽大了,安禄山果然不是好对付的,草率了,要知道是这个结果,他们怎么也不趟这浑水,眼下没有了退路,只能一边商议对策,一边擦拭后悔的眼泪。

安禄山则是一边享受生活,一边派各路人马继续攻伐,他要做皇帝,还要做大过长安城那位的皇帝。以前不敢想,但自从得了那几个术士,他觉得天道是在自己这边的,我也可以做天子,皇帝轮流坐,今年到我家。

安禄山美滋滋的皇帝梦做的正高兴,可是偏偏有那么几个人,搅和的让安禄山很不痛快,有一个叫郭子仪,有一个叫颜杲卿,这两个人尤为让安禄山火大,已经火大到恨不得食其血肉的地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