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梦里不知身是客,梦醒还是困饿身(2 / 2)

此时,院门外传来了一阵熟悉的声响,车轮碾过青砖咯吱咯吱。大家听到动静,纷纷收了拳脚,放下刀枪,目光都往院门方向集合。

少东家和黝黑少年也收了马步,深吸几口气,一边调整平复着吐纳,一边往水缸走去。少东家舀了一点水,倒在了黝黑少年早已拱起的衣袖上,散开的粗布衣袖很快就打湿了,黝黑少年接过水瓢,也把水倒在少东家的衣袖上,然后放下水瓢,用手里的湿衣袖抹去脸上的微汗。少东家一边抹脸一边向着已经进门的小推车走去。

“小刀把,今早吃什么?”

被唤作小刀把的是个跟少东家年岁相仿的十四五岁娃娃,瘦弱单薄,脸有点长,模样倒真有点像刀把。小刀把将车停到了院中,看着刚才问话的中年军士,脸一红,怯怯的回答:

“跟昨个一样......”

中年军士听了这话,叹了一口气,也不再言语,自己掀起盖在木桶上的麻布,伸手从里边抓出三个拳头大的黑色窝窝头,再从木桶中间的一堆黑瓷碗里拿起一个,伸向另一个木桶,舀了一碗泛黄的汤水,一边把窝窝头往嘴里送,一边挪到离小车稍远的地方。其他的人也依次拿了三个窝头舀一碗汤水。最早说话拿窝头的那个中年军士将窝头吃完汤水喝净,瓷碗都放到车上了,后面还有人才弯腰去舀汤。

少东家和黝黑少年吃着窝头,喝着温热发咸的汤水,汤水里那能数清的小黄米花,活生生就是先生以前教过的一个成语“清汤寡水”。

这群人三两口吃完了窝头,温温的汤水喝下去,身子也感觉畅快了许多。等所有的人都放下了瓷碗,小刀把便重新盖上粗布,推着小车往另一个院子走去。

就这样吃过了早饭,有人坐在院中低声闲聊,少东家和黝黑少年几个人回到了厢房里。两个少年坐到炕头,都低着头,谁也不说话。过了一会,少东家长出一口气,双手往后脑一抱,躺了下去。黝黑少年看着躺下的少东家,张了张嘴,刚想说点啥,却又生生咽了回去。

就这样过了半个时辰,门外传来了声响,是个传令的青年兵,那兵穿着整齐的明光铠,戴着银亮的头盔,头盔上的红缨鲜明,右边腰上挎着櫜鞬[gāojiān],左手则握在左边腰间的横刀上。院里的人看到传令兵进来,迅速集结成队列,那传令兵也清了清嗓子,大声的将上面的命令传达了下去。原来上面下令是让营房里二十岁以下的军卒着铠甲,执兵器,全副武装迅速集结列队到校场集合,其余人等按平日照旧行动,各司其职不得有误。传达完口令,传令兵大步出门,赶去下一个小院接着传达命令。

少东家和黝黑少年听到命令,相视而语。黝黑少年先开了口:

“干什么去?”

“我咋知道,去了不就晓得了么!”

少东家一边往屋里走,一边没好气的怼了一句。黝黑少年碰了一小鼻子灰,不知道少东家为啥如吃了炮仗一般,来不及问,赶紧转身跟着往屋里跑。整个营房院子就他们两年岁不够二十,其他人见没他们什么事,又各自回到原地,或坐或躺,闲聊着养神。

两个少年来到摆放铠甲的架子前,拿起各自的铠甲穿戴。他们先整理好贴身的丝绸内衬和布衫,然后开始披牛皮软甲,两个人对面而立,相互帮对方扣紧软甲上位于胸前的两根皮带,接着是穿胸甲,一个半蹲下身子,一个举着厚重的胸甲从对方头上穿进去,搭在肩上,扣紧两条胳膊下的皮带,然后穿好的再帮另一个也披甲上身。接下来是穿左右裙甲,肩甲护膊,臂甲护腕,先扎紧牛皮腰带,再左腰带挂着横刀,右腰带挎着櫜鞬,里面装上硬弓和箭矢,脚蹬黑皮战靴,一盏茶的时间,两个人已经披挂完整,提着头盔快步向校场奔去。

等到两个少年匆匆赶到了校场,空旷的校场上已经有五六个如他们一般全副武装的少年军士。一个身着缀鳞甲的中年军官已经站在了台子上,面容清俊儒雅顾盼有神。两个少年赶紧整理衣冠,戴好头盔,站到队列里,尚未长高的身躯扛着将近四十多斤的盔甲装备,英挺笔直,仿佛一根根倔强的红缨枪。

接下来陆续又有十来个少年军士入列,刚才的那个传令兵也来到了校场,他快步走到台上的军官面前,拱手行礼,中年军官回了一礼,传令兵快速的汇报了指令,然后在军官的示意下来到了队列的首位,跟其他人一起等待军官的指挥。

中年军官在台上看着底下入列的二十来个少年军士,见所有人已经全部到位,他提起一口气,迈步向前,声音醇厚地说道:

“将士们,外贼猖獗,皇恩冉冉,形势严峻,所幸张中丞许将军运筹帷幄得法,使贼兵不得入我睢阳城一步。但蛮夷势大,外援不绝,又我助兵尚需时日,为防贼孤注一掷,今受上令,令吾等再入城中招纳赤诚保家卫国之士,共抗反贼。尔等听令,入内城,分散队形,各为一路,向百姓陈述详情,使满腔热血不至埋没。军备粮饷一如往前,启征年岁依然不得低于十四。不可无故袭扰,不可武力强逼,不可偷抢食粮,违者军法处置!”

底下的二十来个年轻兵士听完号令,整齐化一,齐声应道:

“得令!”

随着中年军官一声“出发”,二十来人的小队迈步列队出了校场,往内城行去。内城街道上宽阔敞亮,两边的店铺林立,两层三层的楼房比比皆是。原来门沿上的招牌已经蒙上了厚厚的灰,高处飘扬的旗帜还在猎猎作响,茶楼,当铺,客栈,药堂,妓院,赌场,铁匠铺,胭脂坊,文房四宝,骡马市场,一路走来,林林总总,原来卖啥的铺子都有,只是现在全都门板紧闭,哪里看得到半个生意人影。

少东家和黝黑少年走在一列,小声嘀咕着:

“怎么今天这个苦差事落到了咱们头上,我现在脑袋都快裂开了。”

“哎,没办法,谁让咱们年轻呢,我听上头说,派我们就是让那些娃娃们的爹妈看的,看着咱们跟她们自家娃娃一样岁数,都能当兵都能活,咱们就是招兵的活招牌。”

自打出发,少东家就有股没来由的邪火憋在心里,听着黝黑少年的嘟囔,气不打一处来,又怼了一句。

“你懂个屁啊,上个月就基本征不到多少人了,现在更是不好召,城里现在这光景,家家户户都听从许将军之命,闭门在家静待,你看看这街上连个鬼都没有,更别说人了!”

不等黝黑少年说话,队伍前面走着的另一个少年扭过头,抢着说道:

“许将军能有啥办法,城里粮不够吃,在外头跑更容易饿,还不如在家睡着多挨一阵。咱们早上还造了俩三个窝头,我听说现在城里有的人好几天都见不上一个米花花。”

“就是滴,树皮都快啃光了,老天爷也不开眼,没说派个神仙下来,给咱们送些救命的粟米,我还听说前些天有人饿的受不哈,吃观音土呢,都撑死了还往嘴里刨呢。”后面另一个瘦高的少年也抢着说话。

众少年听到有人被观音土撑死的消息再没了继续交谈的兴致,当下不再言语,沉默着往前走,每个人都知道观音土是啥东西,也都知道吃了观音土是啥下场,寂静的街道上除了偶尔吹过的风声,只留下年轻军士们噗噗的脚步。

等到一行人来到了内城的“微子祠”门口,中年军官照例嘱咐了几句话,便让二十多个少年分开行动。这些少年军士也是轻车熟路,他们聚到一起,石头剪子布,猜拳分配着各自的行进区域,闹腾了好一会,商议好了负责的方块便收拾心情,举步往各自的区域走去。

诺大的广场只剩下“微子祠”大门前那一对威猛雄壮的石狮子,它们的双眼远远的注视着四散的众人,似有血光一闪而逝,沉稳霸气,择人欲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