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枝节横生(1 / 2)

据其所言,自身早已钟鸣漏尽,大限将至,加之受沼泽浊气侵蚀,本该在几年前就撒手人寰,怎料正当自个在大九薮中寻定葬所后安坐待毙时,远道而来一位名唤冯权的少年却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这名少年一经现身,便将其救离苦海,不仅如此,还将其身患的沉疴痼疾大部祛除。

因受大九薮邪气摧残,老鳖在百年来被顽疾折磨的苦不堪言,故而当体内病痛消除后,非但重返生龙活虎,精神抖擞的神态,且隐隐又添几世寿数。

随后的日子,一人一鳖相依为命,患难与共。

因老眼昏花加之行动不便,老鳖的饮食起居皆由冯权一手操持,朝夕相处下老鳖得知,冯权乃是孑孑孤儿,自小父母双亡无依无靠,孤苦伶仃沿街乞讨,后因偶遇奇缘习得天眼异术,故仰仗异术行走世间,为他人治病消灾。

听闻老鳖所述,古今对这位素未谋面的少年钦佩不已,年纪轻轻便遭厄苦难,非但未愤世嫉俗,且能以德报怨,实属难得。

不仅如此,对其之天眼异能更是兴趣盎然,毕竟自己的这项异能被世人视为邪术,此时巧遇同类,不免惺惺相惜。

书回正传,话说一人一鳖安居大九薮中,冯权每日都会早出晚归,直至老鳖追问,方才如实相告。

原是大九薮中游荡许多邪祟之物,或是身陨其中的过路旅人魂魄,亦或沦陷的飞虫走兽之灵,长居于此将受其影响,轻者导致心志不坚,重者则如老鳖以前一般遭受杂症病痛煎熬,而冯权正因身怀异术,方才能化解邪祟。

几年间,冯权将大九薮外围邪灵近乎湮灭,如今只剩迷障深处的禁忌之物,此物乃恶灵汇集之所,若要彻底重塑大九薮清明,需寻到禁忌邪物将其彻底摧毁,并感化万千怨灵。

双方约定十日为期,若到时日落之前冯权功成归来,则万事大吉,倘若不见音讯,便视同为凶多吉少,到时老鳖则避祸而去,另谋生路。

老鳖原本苦口婆心劝阻冯权莫要犯险,却反被其一番披肝沥胆的言辞感动,不禁回想起百年前的自己,只得泪流满面,忍痛慰勉其凯旋归来。

时至今日已过九日,明日正是分晓之时。

翌日,古今与老鳖原地等候,由于难以分辨老鳖之言真假,加之自己亦殷切盼望会逢同具天眼之人,因此唯有静候佳音。

古今盘膝而坐,悟习荒碑业书,偶有睁眼便看见老鳖坐立不安的模样和愁眉锁眼的神态,却并未过问。

时间如白驹过隙,眨眼间已日暮西山,古今并未言语,老鳖却早已搔首抓耳,心如火焚,直至最后一抹斜阳遁入天际。

其霎时如槁木死灰颓伏在地,仰天长叹一声,行尸走肉般呢喃道:“动手吧”。

古今闻言也不含糊,迅速搭锅设灶,添柴煮汤,转而询问道:“不如先予你个痛快?免得受烹煮之苦”。

“不必,某好歹千年修行,如此微难不足为患,况且哀莫大于心死,身死远不及心痛”,老鳖面无悲喜,语气平淡道。

古今捧起老鳖便要投锅,然正当身将入水时,老鳖忽而仰头问道:“恕某多言,敢问小兄弟膳后欲往何处?”。

古今闻言先是一怔,随即不烦不燥手指一方如实相告:“正北!”

“当真?事逢讨巧莫非天意,若真如此,某有一个不情之请还望小兄弟成全?”,老鳖听闻古今答话,顿时重振精神。

“免谈!以你之言莫非要我再次手下留情,载你同往以拖延时间而后伺机逃脱?”,古今断然回绝。

谁料老鳖闻言后却不以为然笑答:“非也,某虽非贤德,却也知一诺千金之理,况且某之恳请于你而言无关紧要,唾手可成”。

古今将信将疑打量着老鳖,而后勉为其难回应:“你且说来看看”。

老鳖见乞请有望,立即脱口而出:“小兄弟所趋之地正是冯权小二所往之处,因此请啖尽某肉后,将壳甲随身带上,若前路幸逢冯权,便将骨甲交付于他,只说某大限已尽,羽化而去,倘若天不遂愿未能遇到,便随你处置,某无半点怨言,可否?”。

“好!”。

古今脱口答允,老鳖当即身形一扭跃入釜中。

随着升温,滚汤逐渐沸腾,老鳖周身通红,却依旧蜷伏水底纹丝不动,嘴角似扬起微微笑意,显露一丝安然。

正当其欣然待归时,却觉周身灼痛倏然消散且传来凉爽的风啸声,误以为自己已亡,然而耳畔却传来一句。

“罢了,忽的不想喝王八汤了”。

待古今语毕,老鳖睁开昏眼,朦胧间见天地倾斜,身周景色飞速倒退,看清了,原是被古今掖在腋下向前飞奔。

不禁惊疑道:“小兄弟何故如此?”

“我患洁癖,一想到你有痔疮就倒胃,即便割弃也心有芥蒂,放过你了”,古今并未侧目,面无表情道。

“你真是……,多谢!”,老鳖热泪纵横,失语凝噎。

古今一路驰骋,只朝心中所感的荒碑方向而去。

随着愈深入大九薮,只觉沼泽之上瘴气愈发浓郁,朦胧烟气笼罩阴暗雾霾,诡异至极。

“大九薮也称忘川落,之所以飞禽走兽皆不得渡,正是受积阴之气影响,自古以来,但凡过路生灵,或遭水面之上邪魄侵袭,亦或水下游魂蛊惑,最终皆葬身此处,因而致使大九薮内积怨只增不减,如今早已魍魉遍布,不见归途”,面对眼前恐怖景象,老鳖感慨万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