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大开杀戒(2 / 2)

一众人浩浩荡荡自幽暗地牢一路走来,董婶将发生的事情娓娓道来,古今方才了解其中往事。

镇龙村的董刘二氏原是朝龙都的主宰,也是为守护潜龙渊而世代传承的镇龙一族。十年前的某日,朝龙都出现一群不速之客,乃是啖龙一族的姒氏王族姒孔乙,携同同族六人,如此七人一经现身便碾压董刘二族,并在与董不孤的里应外合之下篡夺朝龙都,将董刘二氏驱逐至镇龙村址。

而其之目的,便是夺取镇龙印,收服所困巨龙。

然而十年过去,姒氏一族却并未得逞,究其原因有二:一则其并非董刘本族,误以为朝龙都内镇龙井便是镇压真龙的潜龙渊,因此屡屡派人潜入探寻却依旧无功而返;二则将董刘二氏在九龙森内,妄要以此为挟,逼其就范,奈何董刘二氏的族人性坚意恒,不为所动,即便穷困潦倒却依旧不动如山。

顺带一提董不孤,其乃是三十年前被董郭先生捡回的孤儿,由于膝下无子,董郭对其视如己出,呵护备至,并为其起名为董不孤,喻义再无孤独。

然而好景不长,十年前姒氏一族出现后,面对威胁的董不孤竟无视董郭养育之恩,背信弃义叛入贼党,并利用自己对董刘二氏根底的了解,欺虐族人,蹂躏百姓,最为无耻的是竟将养父董郭送入死狱。

至此董婶一众皆不知古今已将镇龙印收服之事,除氏族恩怨道尽,再往后发生之事只一笔带过。

古今擒住一名守卫头目,在其带领下将一众百姓安置妥当,随后命其将姒氏七人同董不孤的罪名悉数列目,将之首级悬挂都城牌坊上示众,以警醒城内的不法之徒。

待准备妥当,天色已鱼肚破晓,古今全速返回镇龙村。

回到董伯家的搭棚后,古今轻手蹑脚跨坐在破榻边,温柔地拭去董芊芊眼角的泪痕。心疼地端详着倔强的小姑娘。

“啊!不要!”

伴随一声撕心裂肺的尖叫,董芊芊紧闭的双眸猛然睁开,全然哭的稀里哗啦。

被噩梦惊醒的董芊芊见到古今,当即一头栽进他的怀中,放声痛哭。

“乖,莫怕!”,古今轻声安慰。

片刻过后,情绪稍定的芊芊毅然决然站起身,心急如焚地扯着古今衣襟道:“古今哥哥,咱们快动身去救爷爷和乡亲们罢?”

“好”。

两人一拍即合,古今风驰电掣,背负芊芊向朝龙都奔行而去。

不多时,两道身影已抵达朝龙都城。

远远望见都城门口的青石牌坊下人头攒动,走进一看皆是百姓打扮的民众,正指指点点议论纷纷,脸上皆洋溢着抑制不住的欣喜,热泪止不住在眼眶内打转。

抬头便看见石牌坊两侧次间的小额枋上高悬着八颗头颅,正是姒氏几人和董不孤,其下张榜牌上录列的便是几人罄竹难书的罪行。

芊芊见到此番恐怖,转首将头埋进古今肩侧,古今则搀着她缓步走进城中。

进入都城后,芊芊却与之前大相径庭,一改大胆活泼,反而小心翼翼,充满好奇地打量着周遭的一切。

这也无怪,毕竟自出生以来,其一直被禁足在镇龙村那片巴掌大的范围内,此刻看到另一番迥然不同的景象,岂能不驻足停留。

“哥哥,我俩该如何解救爷爷他们?”,芊芊虽是目不暇接,却不敢忘却正事。

古今则微微一笑,牵起盈盈一握的玉腕朝前行去,爽快回应道:“我这便带你去”。

两人兜兜转转行至一处大宅院前,古今推门示意芊芊进去。

董芊芊则探头探脑蹒跚跨步,刚一进门,还不待打量院落美景,便看到一道再熟悉不过的身影,霎时快步流星扑了上去。

反观另一端,董伯在院中玩耍,痴呆症虽仍依旧,却认得芊芊,见面后同时手舞足蹈地迎来。

芊芊见董伯神采依旧,不禁欣喜道:“爷爷,您能无恙真是太好了!”。

“小姐姐,咱们去抓蛐蛐罢?”,董伯天真无邪地扯着芊芊。

“好,咱们这便去”,芊芊则欣慰地对古今使个眼色,挽着董伯臂膀要走。

“疼!疼!”

谁知其玉手刚触碰到董伯臂膀,其竟然龇牙咧嘴叫唤起来,芊芊当即轻挽起其衣袖,不禁红颜大怒。

“爷爷,是谁把您弄成这般模样?”。

突如其来的惊叱引起古今注意,快步走进,待看清情况后瞬间心头一紧。

原是昨夜夜色掩盖,加之行事匆匆,并未发现董伯此时臂膊与后背上满是血印,想来是拷问用刑所致。

自玉戒中取出两粒丹药立即喂入董伯口中,并将其搀扶进屋休息。

厢房的众人听闻动静,亦集众赶赴而来,待看到是古今和芊芊,一时间将二人围在其中难以喘息。

此时的叔婶们已然精神焕发,生龙活虎,即便是昨夜奄奄一息的刘三,亦可行动自如。

众人将芊芊拨来转往,待到确认毫发无伤,便准备俯身感谢古今。

古今则连忙将众人扶起,以举手之劳之辞应付过去。

正当众人依旧喋喋不停时,古今伸手打断,一转话题正色道:“各位叔婶,既然此事已了,与其纠结经过,倒不如探讨如何收场”。

闻言,九龙村村民皆眉团紧蹙,气氛瞬间变得严肃。

静谧良久,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自大门外传来吵吵嚷嚷的动静。

众人皆瞩目看去,见是守卫头目带着众多百姓拥簇闯入,古今急忙冲出屋外,蓄势待发。

可未曾料想,众人一见自己二话不说,亦是抱拳跪拜,似曾相识的场景让古今满脸无奈。

领头的守卫头目则自顾扬声道:“感谢少侠大恩”

古今还礼请起,正欲开口,却被守卫头目再度打断:“实不相瞒,我朝龙都原由董刘二氏建立,自古以豢龙、御龙为生,后因秘法失传,灵气单薄,故而转业农耕,十年前由于姒氏一族异军突起,将董刘后裔驱逐后占都为王,使百姓身处水深火热,怨声载道、民不聊生,如今幸得少侠相助,铲除邪祟,还我都城清明,我等无以为报,只得唇齿之恩”。

“蒙诸位大礼,不才诚惶诚恐,实不相瞒,若非所受董刘二氏恩情,我亦不会以身犯险,只索性歪打正着,终结善果而已,更不敢居功自傲,故而望诸位莫要执着,若是真个求安,不如献策如何重塑朝龙都往日盛景”,古今则不卑不亢,掷地有声,将在场众人思绪引到一处。

众人闻声噤语,一刻后哄然爆发,集思广益的同时七嘴八舌地献计献策,好不热闹。

一个时辰后,在场众人终于达成一致,万口一词:以董仲为首的四位异人与守卫头目刘昆结成议事堂,暂行代理都城要事,眼下当务之急是整章建制,重建家园,后续事宜待族长董伯清醒后再度定夺。

众人达成一致,谈笑一番后各自领命散去。

一众人等历经数年艰难困苦,荆棘载途,此时才如释重负,安心乐意地休养一番。

不知不觉两日已过,朝龙都内百姓此时热火朝天,重建工作亦如火如荼。

乐在其中的古今此时卸下杂心,再度投入修行之中,沉淀修为之余,将所获的开阳业书召出观想感悟。

话说正当古今将其祭出的一刹那,某所房间之中,一双垂垂双睑猛然睁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