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阴沟船翻(1 / 2)

九龙屠迅捷如风、身如鬼魅,霎时间已至太子身前。

正欲擒拿,却被横刀立马的郑卫刚挺身而阻。

话说郑卫刚,乃是初入四阶一段,有所不敌九龙屠,却也能将之拦却。

两人随即拳脚相迎,俱是未动用念器,九龙屠见不能速战速决,心存微恼,轻喝一声:“龙屠万里!”

而后飞身离地,腿脚皆展,手运爪型,对郑卫刚扑杀而去,如一头洪荒巨龙,所过之处俱不留行。

郑卫刚面色凝重,亦低吼一句:“兵不血刃!”

双臂化作手刀自四面八方劈砍,只是奈何其武学念道较之敌手俱是相去甚远,此番硬接,只觉如泰山压顶,当即趴伏地上,口吐鲜血。

九龙屠见此,转首便朝太子再度飞跨而去。

正于此时,九龙屠感应到自侧方有一物掩袭而来,当即抬首避过,见面前飞过的乃是一块石屑,当即顿下身形循根源看去。

九龙屠何等人物,念力早已覆盖周遭,此时怎会遭这等伎俩偷袭。

只见立柱后面走出一清秀少年,九龙屠一待看清其模样,当即如耗鼠见猫,飞身退回。

待稳住身形,方才惊呼道:“为何是……你?”。

太子移首看去,却见来者正是古今,瞬间知晓甚么,而后转而怒视郑卫刚。

郑卫刚则懦然垂首伏地,默不言语,太子已知祭坛之内二人定是串通一气,随即对古今怒喝:“不是教你莫管此事了么,你二人竟……,唉……,此事与你无关,莫要枉送性命,快走!”。

原是一早将入秘境之时,古今对郑卫刚三番劝诱,终使郑卫刚对自己的惑乱之言心存侥幸,故而与其合演此戏。

古今亦知事已至此,便并未对太子作何解释,只是面容俏皮,说句:“国之兴亡,匹夫有责”。

而后转而看向李怀隋。

此时手中还捏着另一块石屑,掂量耍玩,正是堵秘境入口的巨石破碎之物。

嗤笑道:“本以为大皇子乃正人君子,此次见面,当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只是未料到,堂堂一国皇子,竟与九龙山匪首私交甚密,沆瀣一气,这若是教世上之人知晓,岂非……”。

在场之人除三位知情之人以外,俱是惊惧的将目光汇聚九龙屠身上。

心中正念叨此人为何如此生猛,煞气重重。

原是十几年前于九龙山之上,其以一己之力屠戮了九条占山灵蛇而得名屠九龙,后因此名拗口难称,便改为九龙屠,自此坐九龙山为匪。

此时李怀隋听闻泄密,不禁脸色阴沉,对九龙屠轻碎细语道:“别叫他活着出去”。

但怎料李怀隋下令,九龙屠却纹丝未动,不禁大吼道:“动手,愣着干甚?”。

此时九龙屠依稀回想当日之惧,听闻大皇子吼声,不禁回过神来,对李怀隋细声几句。

听毕,李怀隋先是将信将疑,而后斟酌片刻,对身边亲卫说道:“你们俱给我上,擒住此人,必当重赏”。

亲卫并不知其内情,见古今年幼修为低下,俱是争绩邀功般朝其飞奔而来。

这些人皆乃凡人,所谓凡人与念修的差距一眼便知,诚如天壤之别。

众人一拥而上,古今则犹如蛟龙一般在几十号亲卫之中游刃有余,左拥右突。

左手七寸拳,右手开枢掌,只听得砰砰作响,但见中招之人,皆倒飞而出,口喷鲜血。

仅几息功夫,所有人已尽数倒地。

古今立于中央,对李怀隋寻衅道:“大皇子的亲卫怎与孩提一般不堪一击”。

说完却见其不仅不怒,反是笑而不语,不免心存疑惑。

实则古今不知内情,这些人本为太子亲卫,皆是前些时候倒戈入李怀隋膝下,此番被其派出:一则试亲卫实力,二则测古今水平,三则驳太子颜面。

看得场中景象,果见太子神情复杂。

李怀隋见古今虽是勇猛,却并未如九龙屠所说,故而催促道:“你亦看到,此小并未有你所说的异能,当日定是有高人相助,此番高人定是不在,你且去擒杀于他”。

九龙屠虽是亦如此想,却依旧心有所虚,只因对那毛骨悚然的未知力量存有恐惧。

此时,古今亦知九龙屠处境,心知他心有畏惧,便有心劝退九龙屠,毕竟今日赤袋不定能否逞威。

故而对九龙屠笑曰:“九龙屠,你莫不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当日之瘪莫不是已尽忘,亦或是说你当真不惧生死,欲要再试一回?我予你三息考虑,三息过后,若你依旧执迷不悟,便莫要怪我手下无情了”。

听闻此言,九龙屠愈发心惊,进退两难,最后只被李怀隋一句话便激醒。

只听李怀隋吼道:“有何惧之,事已至此,你我同船,莫不是你不知唇亡齿寒之理,莫要怕这丁点小人,只管擒杀,无论你有何宝物损耗,此事若成,我必以十倍百倍偿还于你”。

听闻此处,九龙屠方才眉心一横,脸色一沉喝斥道:“黄口小儿,尽逞口舌之利,今日便让我来教训于你,探一探你究竟有何之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