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笼困之斗(2 / 2)

反观那熊兽,面对突如其来的一击,许是欲望压制了理智,亦或是轻敌引发的疏忽,此时霎时吃痛,与此同时虎尾条件反射般的缠解,躬身蜷缩在地,左右翻滚。

随着身上解缚,落地后古今迅速往后撤退数步,抚胸撑地跪坐地上,不住的咳血。

再看那熊兽,此时跪伏在地,口鼻喷血,双目怒睁瞪着古今,恨不得将其碎尸万段。正当古今觉得可喘息之时,却见巨熊已再度起身,强忍痛苦踉跄栽跌扑来。

古今一怵:“啊?老夫已黔驴技穷,此时强弩之末,你这孽畜竟还不死?按理说其腹中空空,这一击应可使他肋骨与内腑尽碎,怎依旧生龙活虎,假象,定是假象,想必其此刻定是垂死挣扎”。

“倒!倒!倒!”,

古今连喝三声,见巨熊跌跌撞撞已至身前,古今忙往后一避,当即紧闭双目听天由命。

“噗咚!”,随着一声震响,古今眯眼偷看,才发现此时熊兽已轰然倒地。

过了良久,见熊兽依旧纹丝不动,无半点生气,才长舒一口气,瘫坐地上修养内腑,暗暗感慨摩诃掌和七重劲之力果然非同寻常。

一个时辰后,古今见修养的差不多,便后站起身,用脚轻踢几下熊兽,发现已七窍流血死的透彻。

心念道庆幸这熊饥饿过久,早已力不从心,不然今日只怕凶多吉少饮恨九泉了,打量着地上的那甚是奇葩的尸体模样,却也不知是个甚么品种。

缓神后的古今方才打量起此间石室,自熊兽身上跨过走向后方,古今发此间只有一座依墙而设的石台,石台之上嵌一空空如也的玉匣,除此之外一无所有。

上前打量玉匣,见其上镌刻:龙源丹。

古今一喝:“虽所署之名略有出入,此中所盛之物莫不会是传说中半圣药龙元丹吧,据说龙元丹得龙仙一丝元气而炼,乃不世的神丹,可如今玉匣内空无一物,莫不是被这蠢熊所食了吧?”。

且不论家族何来如此珍宝,但料想不世的丹药被巨熊所食,古今顿生三丈怒火,对着熊尸更是一顿暴揍,认为应该是普通熊兽误食了圣丹才产生如此怪诞模样的异变。

若此时熊兽复活听闻此话,必定起身吐血与古今理论一番。

想自己曾于某山称王称霸好不自在,由于血脉稍纯且天赋极佳,不多年便已强悍无匹,因某日降服了一只外来异兽,虏获一条朱赤布袋,未曾料想此物似有灵性,瞬息间则吸附在自己脖颈,且那布袋竟产生一种怪吸之力将自己修为强取豪夺,直至萎靡不堪方才罢休。

身虚体弱之下,王位被夺,无奈荒游野外。

最为可悲的乃是正值某一日午休,自己在山中一棵树下休憩,只觉一阵微风吹过后醒来,却莫名其妙不知身处何处,便观周遭发现乃是一间密室,绝望之余才发现此间石室竟密不透风。

想方设法逃离此地无果,绝望之余瞄见石台玉匣中有一颗品质不低的丹药暗自庆幸,当即欣喜若狂伸手去拿,可最为委屈便是闻都未闻到,丹药便从眼前凭空蒸发消失不见。

自那之后不知饿了何久,翘首以待,终有一天石门自外而开。

门开后定睛一看,发现竟有美肉不请自馈,是个白白嫩嫩小娃娃,感恩戴德天无绝熊之路,可却如何也未料想自己会因体力不支加之功力被吸之故,最终栽在这个黄口小儿手里。

这一生,委实悲催。

而古今却不知个中缘由,自信的认定:既然圣药被你所食,那我便依样画瓢食你骨肉,大快朵颐。

自器藏室中寻得一柄长剑,将熊尸解分,不得不提,此熊兽皮肉恁是结实,若非长剑为念器,真个削不动分毫。

完毕后引绳索将肉骨束成一串,状若腊肠肉龙一般委实可观,游弋着携出禁地。

顺提捎带一句,古今在解筋卸骨至熊兽颈项之时,取下那丹赤披风,说是披风,更似无口布袋。

古今琢磨许久也摸不着头脑,持念剑欲要切开来看,却发现布袋甚是坚韧,如天渡经的材质一般难损分毫,思琢半天,总觉内有隐情,便将其束在腰间,手中掼扯着熊肉,往家而行。

回至家中见过父母,尽述近日修行的进展与成果,并且不忘展示一番,只是还未待禀告展示更多,父伯皆已张口翘舌,异口同声道:“万没料到,天儿原来是慢热的绝世奇才”。

言毕,古今便呈上了礼物,正是那巨熊血肉,古父本以为只是普通熊兽,便赞许的抚摸着古今的脑袋,但当古今将一连串熊肉从玉戒中和盘扯出后,留意到熊肉之中混杂的那条虎尾时,古父顿时瞠目结舌,失声怪吼道:

“寅…寅…末……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