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董志辉的对策(1 / 2)

冯香秀也对赵新蕊夫妇气恨难掩,便说:“既然如此,我就帮你跑一趟。先不说什么私营企业申请不下来之类的,这董志辉想开百货商场,需要很多证件的,不是随便能开的。”

范桂花高兴地直点头:“冯老师,你要是愿意帮我,把董志辉扳倒,那赵新蕊也好不了了。我知道你讨厌她,我们不如合作。”

冯香秀摇头:“什么合作不合作的,各尽其力罢了。”

董志辉带着宋从军奔赴羊城。此时,羊城郊区的皮具小作坊,很多个体户都在开工。羊城人很灵活。开公司办厂,申请难度大,他们就以作坊的形式生产,通过国有外贸公司出口,赚取外汇。

他们的作坊都不大,但该有的一样都不少,打板、生产、销售部门样样齐全,生产产品远销海外。

因为产业链完整,羊城的皮具价格比别处低,又因为给国外代工,样式也多。董志辉这次来,就是要为商场的女包和女鞋专柜找产品的。虽然第一站看的是宋从军战友的小作坊,但之前他已经跟中国航运进出口公司联系过,要了一批货,所以对羊城的生产情况比较了解。

他打算从正规外贸公司要一批货,再找几家作坊要一批货,做个对比,把价格打下来,再试销看看,最终确定选品。

宋从军提前给自己的战友拍了电报,战友复员不到一年,就已经有了自己的箱包作坊,有三台机器,请了八个工人,干的有声有色,生意很好,几乎全年无休。

宋从军的战友郑汇波对宋从军还算热情,但对董志辉态度不冷不热,“你想从我这里拿货?不合适。”

他这批货都是外销的,价格高,他从来没想过内销,因为国内的客户消费不起。

董志辉没有理会他的冷淡,反而继续问:“郑老板,你这里有多少品类?”

郑汇波一听,淡淡地说:“40多个品类,款式新颖,质量都达到出口标准。你在国内的商场都见不到的。”

董志辉微眯了眼睛:“那这样,每种给我拿5个,我回去试销。”

郑汇波冷淡地说:“就这点量?以前有好几个内地商人在我这里拿东西试销,后来都没下文了,你也别折腾了。”他语带讥讽,“200个,谁给你做?”

董志辉一愣,没想到对方这么强硬:“那你要多少才做?”这毕竟是个小作坊,一天的产量有限,200个居然看不上?自己早跟进出口公司订货了,人家的态度也没这么傲慢,也是愿意他先拿一批产品试销的。

不试销,怎么能知道哪些卖得动,哪些卖不动?这郑汇波也太狂悖了。

郑汇波说道:“我是看在你是从军上司的份上,才接待你的。你来羊城长长见识可以,但别耽误我做生意。你那点量,说出来是个笑话!”

董志辉没有动气,不怒自威地说:“那你就说说,最小起订量多少?价格如何?”

郑汇波没想到这人这么难缠,随口说道:“价格每种都不一样,但都高,不适合你内销。你能出得起的钱,采购一些人造革包就够了,何必来找进口纯皮的包?最小起订量没有500,我是不会做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