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董志辉决定捐厂(1 / 2)

董志辉声称沿河村罐头厂出了问题,他作为厂长有问题要反应。他去了县委反应情况,找了好几天,才找到愿意接待的人。

这次捐厂,董志辉有自己的考虑,一则张书记的事儿他不能不管,二则也给自己竖立个好印象。毕竟,以后他还要在注册私营公司,否则那商场就开不起来。

他知道,现在注册公司特别难,因为虽然改革开放了,但政策落地还是需要时间的。别的地方都没有先例,上阳县哪里敢第一口吃螃蟹?

如今他要做的,就是在县里刷好感。

那干部看着董志辉,“你能捐厂是个觉悟高的。你有什么事么?”

董志辉说道:“我是来给张书记鸣不平的。张书记他不是你们说的那样损公肥私。这次分红,他跟他儿子家,都没有收。如果他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什么不收这名正言顺的钱?”

那干部没话可说,“可他收了你的礼啊!”

董志辉气愤不已:“你当干部当的人性都没了么?我办这个工厂,让张书记跑了多少趟,麻烦他多少次,他都没有一句怨言。我跟他是亲戚,就送他几瓶本地产的大曲,两块布,总共才二十多块钱。这也要计较么?”

“你们做干部的,别人帮了你,你就心安理得,就不感谢?这事本来不该他做的,他坚持做,一方面是为了村里,一方面是支持我的工作!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村里的贫困人口能脱贫!这样的人,你们都要吹毛求疵?”

董志辉这样一说,那干部的脸都白了。他坐下来,想了半天才说:“我承认,你说的有道理。人不能没人性,该感谢的也得感谢。我们查了后,也知道老张这人一心为公,没什么私心。可只给五大队的人分红,不给其他组分红,这事做的有瑕疵。”

董志辉说道:“那是因为他体谅我刚办厂,利润不多,所以才让我只给五队分红的。我本来打算以后会分给全村的。”

董志辉一副心力交瘁的样子,疲惫不堪地说:

“这样吧,既然刚开始就是以村办企业名义办的厂,那我把这厂捐给村里!以后每年都给整村人分红,这样就没什么可说的吧?”

干部甚为诧异,显然是不相信:“你真愿意把厂捐给村里?”他知道这厂子虽然是村办企业,但光是设备就价值10万,是最先进的自动化流水线,比县罐头厂设备还要好。

董志辉点头:“愿意。只是我有一个条件,就是让张书记回来,官复原职。这厂是在他的帮助下建起来的。”

那干部想了下,缓和了语气,商量道:“我们对沿河村村高官人选另有安排。老张回来可以,但只能做普通村民。他做的事情虽然不违反,但违规。”

董志辉叹口气,能回来已经很好了,至少是自由的,便答应道:“好。那请你们尽快让张书记回来。”

张永祥回来了。还没到五队的村口,就发现聚集着一群乡亲。每个生产队的都有。

“张书记,你终于回来了。”一个走路颤巍巍的老婆婆,一手勉强拄着拐棍,一手拉着他的手。

“婶子,你身体不好,怎么也来迎我?”

老婆婆说道:“我老头子死了,又没孩子,只剩我一个老婆子。是你让村里人轮流给我送饭,还每个星期去看我一次。上次,我生病了在床上起不来,是你带我去的医院,住院费大队里硬是给报销了。要不是你,我这孤老婆子早就死了。”

更多受过恩惠的人们纷纷述说着:“张书记,除了你,我们谁都不认!”

“是啊。那个范永忠,就心术不正!这种人怎么能当沿河村的书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