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站着去沪市(1 / 2)

七零年代末,外出住旅店,坐火车,办事都要开介绍信。而且,还必须有正当理由。

赵永杰爽快地说:“好办。我去找大姐,让她家公爹给你开。就说,你给村里找种子化肥。”

大姨姐赵新玉来了。她带来了家里的一千块国库券,还有介绍信。

董志辉有些忐忑:“大姐,你看,我也不能先给你预付款。”

她爽利地说:“一家人不必客气。你先拿去卖,卖不掉再给我!”

老岳母也没有拖后腿,送来了四百块国库券。加上自己加的三百块,董志辉手里瞬间有了两千五的国库券。

他有一些忐忑,毕竟前世在研究所上班,做了一辈子知识分子。这刚穿越就转头去做了生意,也不知道前路如何。

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回来了,就要往前走。

“老娘,大哥,大姐,先说好,要是这趟能赚到钱,给你们按六成兑现。”

拿着两千五的国库券,还有姨姐送来的介绍信,董志辉郑重地说,“多谢信任,在家等我消息。”

老岳母方奎娥面露忧虑,表示了担心:“国库券都给你了。不指望你赚钱,可你人一定要回来。”

董志辉哑然失笑,看来老太太还是担心他一去不回,便朝老太太承诺:“放心吧,老娘。家里有老婆有孩子,我怎么可能不回来?我保证,三天肯定到家。”

小飞扑上去:“爸爸,你去哪里?我也要去。”

董志辉捏捏儿子的脸蛋:“在家陪着妈妈,爸爸回来给你带糖。”

他转头朝妻子说:“新蕊,把我结婚的那套衣服带上。”

妻子“唉”地应和。

她麻利地给他煮好了鸡蛋,包好了窝窝头,准备好了换洗衣服,放在蛇皮袋里。

蛇皮袋,带着补丁的衣服,面呈菜色营不良,跟后世相比,他感觉现在像个要饭的叫花子。但却是充满希望的,有力量的。

在大舅哥的帮助下,他搭上了村里看果园的赵老二开的拖拉机。本县盛产黄桃,可是销路不畅,现在是早熟果子的上市期,再不买就得烂了,赵老二拉了一车去镇上卖。他才得已蹭车去七八里外的镇上,再从镇上到省城火车站。

“二哥,这么热的天,还守果园子呢?”董志辉问道。

“我身体也不好。队长照顾让守果园子,已经很感激了。”他问道,“你去哪里?”

“我去沪市。”

赵老二很吃惊:“那么远?我年轻的时候去过一次沪市,那地方真是比咱们省城还繁华。”赵老二羡慕地说,“那的人比我们有钱多了,舍得花钱。”

两人一边走一边聊,很快到了镇上。路上遇到好几拨卖黄桃的拖拉机。赵老二更发愁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