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67(1 / 2)

  尽管对待土匪来说,文人对她们的态度大多傲慢不已,白眼以对,但对待同属文人的对象时候,一般都是十分的礼貌温雅——因为这年头能读书的大多都是富贵人家的女儿,身上自有一股傲气,自然瞧不起落草为寇的匪徒,要是她们用对待同类的态度对待土匪,此刻大概也不会沦落到当苦力——不过,要她们那么做,也许她们宁愿来做苦力。

  以卫南的态度来说,没准是这些文人少女宁愿做苦力,甚至把做苦力当做一件证明自己维护了属于文人的骄傲的事情,也不愿意对他们稍微假以辞色,才那么生气的吧?

  孔清阳挡在门口,不时从门缝中窥探门外的情景,沈如玉也不废话,“在下洛河沈氏,沈如玉。”

  一时间后院里顿时响起了一片惊呼。

  古代讯息并不发达,名气多要靠人口口相传,广而传之,正因为名扬天下如此艰难,所以名望才被看的极为重要,而大到了沈如玉这种“中原谁人不识君”的程度,基本上不管在哪,只要一报名字,即使还不够别人“纳头便拜”,也足够让读书人恭恭敬敬无比惊喜的一把拽住她的袖子高呼“久仰久仰”了。

  只是这种时刻,沈如玉却不能说她是被官军所追杀而逃入后院的——她深吸了口气,神色凝重道,“家母遣我前往家乡修缮祖宅,结果半路被这伙山贼所擒,不过,折冲将军似乎近日正好在附近操练兵卒,因此很快前来救援,此刻在前山已经厮杀多时了,但是官军赶路疲倦,又不及休整便奔赴战场,一时间节节败退,情势危急。”

  听她这么说,刚才还准备热切的拉拉近乎的众人都是一呆。

  “如今情势危急,一伙贼人好像还派出了一小队人上山,准备将人质推赴前线,以鲜血祭旗,示威于官军。我朋友懂些武艺,原本准备护着我趁乱下山,但我听说后院里还有之前便被抢上山的诸位,独自逃走,实在令人心中不安,便前来寻找,好让大家一起逃出生天!”

  众位少女听说这般危急关头,沈如玉却不愿独自逃走,反而前来相救,一时间心中都大为感激。

  而对沈如玉来说,尽管人变多后,目标也变大了,但那些穿着官军军服的特殊小队却也因此不能对她肆无忌惮的下手了——除非他们准备杀死所有被俘虏的文人。

  但这些文人,谁知道身后有没有大来历?简单粗暴的一刀切了,万一切到了砍不动的骨头,谁来负责?

  她们将院门紧锁,又搬来木柜衣橱抵在门口,紧急的商量起对策来。

  齐峰寨四面环水,在山下远眺水泊,不管在什么方位,俱是烟波浩淼,一眼望不到尽头,没有船只相渡,齐峰寨根本不怕这些人质逃走,所以后院有一条小路,可以通到山下湖边,那是方便后厨和杂役洗菜打水和浣洗衣物的地方——因为颇为隐蔽,后院又少有人愿意来了解,所以有些齐峰寨的土匪都不知道有这么一条道路。

  一行人匆匆沿着山路向下逃去,这条路在山的背面,静谧幽静,正好与在前山激斗的战场位置一正一反,对比鲜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