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册封大典73(1 / 2)

  隆庆帝握着信纸:“守将来报,新宋尚按兵不动,但探子已知其营内加紧操练。”

  “圣上,臣才从新宋回来。据臣来看,新宋国君青春年少,耽于风花雪月,并不是好战之人。”南平王上前一步,“圣上可让守边将领多加留意,至于新宋那边,臣以为不必太过担心。”

  北胤王瞥了他一眼,道:“南平王,人不可貌相!前些年新宋国势摇摆,你也曾说过他们只怕要起内乱,但这几年来不但未乱,国力还比老皇帝去世前强盛了起来,可见那个小皇帝也不是只贪图享乐的草包。伏罗国在古时隶属新宋,眼下有了内乱,新宋难道不会想要借机收服?”

  南平王唇边带笑,淡淡道:“正因新宋乃百废待兴之时,他们又怎会轻易出兵?要知道一旦起了战火,所耗之财力人力不可估算,何况他们难道不知伏罗国中也有人想归附我朝?要是贸然动手,岂不是摆明了要与我北辽争夺伏罗属权?”

  “新宋人最是狡诈,说不定早就暗中谋划,勾结了伏罗大臣杀了国主,好趁乱主宰大权。”北胤王冷哼一声,转而向隆庆帝道,“圣上万万不可掉以轻心,新宋若是出兵收服伏罗,疆土就离我北辽更近,一旦他们再想扩张,便要直接向我们开战了!”

  隆庆帝心烦意乱,本是一场祈春册封仪式而已,先是萧凤羽无半点感激之意,再是冯镛横生枝节,好不容易平息了风波,现在又是伏罗内乱,导致两名重臣意见不一。想及此,不由愠道:“朕自然知晓其中利害,但也不能草木皆兵。”说罢,又对那传信之人道,“传朕旨意,叫守关将领严阵以待,不能让伏罗乱军侵犯我朝疆土,更要多派探子查明新宋动向。”

  那人应了一声,才要起身离开,南平王身后却冒出一名大臣拱手道:“圣上何不请北胤王率兵赶往伏罗边境?这样的话既可稳定边关,也可震慑新宋,以免他们贪念一起,先行一步。”

  这名大臣话音刚落,便又有数人应声而出,皆力荐北胤王担此重任。可也有将领认为北胤王才从朔方回来,劳累多时,不应再奔波不休。一时间意见纷纭,隆庆帝心中烦闷,眼前黑影乱飞,脸色甚是不好。

  耶律臻见父皇双眉紧蹙,便俯身道:“父皇,凤羽已被册封,北胤王又如此挂念伏罗内乱之事,让他前往边关,岂不是使他安心,更主要的是使父皇无后顾之忧。”

  隆庆帝本已有意,便道:“北胤王,你可愿去往伏罗边境?”

  北胤王抱拳道:“圣上如有令,臣不敢不从。只是……”说至此,他不由往身侧望去。凤羽原先一直静静坐着,此时也有意无意地朝这边望了一眼,但很快又移开了目光。

  “朕既然派你前去边关,自然会命人好生照顾世子与郡主。”隆庆帝见他有所顾虑,便和悦了神色,“况且你此番前去,也并不需作战,只要探明实情,震慑新宋,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即可。待得伏罗国内动乱平息,朕自然让你回来。”

  话已至此,北胤王再无推辞之理,只得叩拜道:“臣领旨,此去伏罗边境,定当探查形势,如有危急,必将及时遣人回来通报。”

  隆庆帝总算是将眼前事安排妥当,自感身体仍然不适,嘱咐几句后便先行离去。耶律臻随行而去,走过叶姿身边的时候,有意无意地多看了她一眼。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