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下堂原配的哥哥466(2 / 2)

  况且需要读书的不仅仅是夏慧颖,夏巧娘才二十岁,这个年龄接受教育也不晚。

  她年幼时,夏老爷请了先生来家里,教儿子和女儿一起读书识字,原身兄妹俩学的是传统教育那一套。

  但时代变了,言诉想让夏巧娘至少学一门洋文,接受些新式文化,将来无论什么处境都能有一门谋生的技能。

  他看中的是位于育才街的育才小学。

  这所小学在后世名气很大,是由民国时期一位很出名的教育家创建,学校的几位老师在后世也是鼎鼎有名的人物。

  育才小学占地面积很广,设施比较齐全,教育理念颇为先进,当学校负责人得知言诉是为家里年仅三岁的外甥女选择学校时,非但没有觉得他小题大做,明明孩子的年龄还不到上小学,就开始担忧了,反而很热心的给他介绍学校的优势。

  主要因为这个年代绝大多数家庭不重视女孩的教育,负责人像找到知音一样,拉着言诉滔滔不绝,说个不停。

  “您是从外地来,想在附近买房子?真是巧了,我家住在育才街后面的巷子里,邻居一家准备搬往国外,打算把房子卖掉,您要不要看看?”

  负责人名叫程明哲,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在育才小学兼任外文教师。

  他能出国留学,回国后还找了份不赚钱的职业,为爱发电,足以证明家境优越,不需要为衣食住行操心。

  所以他邻居家,大概率条件也很好。

  言诉这样猜测着,在下午按照约定的地点去看了房子后,发出“果然如此”的感慨。

  这所院子虽然只有一进,但看起来比较宽敞,由正房和东西两侧的厢房组成,院子中央空地较大,种着石榴葡萄等果树。

  树下挂着秋千,供小孩子玩耍。

  这是套很适合全家四五口人一起居住的房子,言诉立刻决定买下来。

  好在房子要价虽然很贵,但他变卖夏家家产后,夏巧娘将自己的嫁妆也交给他打理了,总的来说足够买下来了。

  办理好房契地契过户后,言诉去了北城大学。

  韩承隽正在上课。

  自从康采薇得知他的真面目后,康家父母担心女儿在学校忍不住戳穿他,会招来灾祸,便没再让她继续上学,反正出国手续已经在办理中,家里专程让无所事事的小儿子陪同女儿一起去C国留学。

  而康母那篇隐去真实姓名,综合各种要素,特意以夏巧娘这个原配受害者视角写的文章,也在报纸上刊登了。<hr>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空间文 快穿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