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夜探(1 / 2)

  “县里其他地方对阿梅姑不算了解,也就兰华溪附近的村子,还有常年在水道上打交道的人还知道,”卢先生说,“随着后来搭桥修路,我们渐渐不需要梢排运送木材,拜阿梅姑的人便越来越少了。”

  “那阿梅姑究竟是什么时候的人呢?她的故事我们县志里有记载吗?”

  “小同学你知道的还挺多,还能想到县志!”卢先生十分高兴,从抽屉里翻出一包饼干,拆了塞给穆沐,“县志里还真的有记载,不过只提了阿梅姑救人的事情,百姓都十分爱戴她之类的……”

  “倒是民国初的时候有留了笔记,是我们当时县里洋学堂的一个学生,他搜集了一些乡野故事,里面提到了……”卢先生有些神秘地说,“阿梅姑不是救人溺水,是自缢而亡的。”

  穆沐有些想笑,但还是直接告诉卢先生:“我知道,我可是长东村的人啊。”

  “哇,他们怎么这都和你说,你还是个孩子,”卢先生放下茶杯,显然也是十分惋惜阿梅姑的死,“我们要批判这种封建落后的世俗观念,阿梅姑可是救了三个人啊!她的父亲与未婚夫就是溺水死的,她这一举动可是挽救了三个家庭……”

  “等等卢先生,她还有未婚夫?”殷唯清问。

  “哦,你们不知道这个?”卢先生解释道,“我看过另一个记录了阿梅姑故事的笔记,也有提到此事,当时梅家水道上出事,阿梅姑的父亲和未婚夫都溺亡了。梅家因此还损失了一批木材,因为当时木材漂到下游就被人截走了。”

  “我个人是这样推测的,阿梅姑家里当时因为损失了这次梢排的货物,欠下了一笔货款。加上他们家里壮劳力去世,只剩下她和母亲还有弟弟相依为命……对了你们知道她还有两个弟弟吗?”

  穆沐摇摇头。

  “唉你该知道啊,梅家不还在你们村里吗?他们家的……”

  “他们家的板鸭特别好吃。”穆沐说。

  “对呀,可太好吃了,”卢先生开心地又给穆沐抓了把瓜子,“我刚才说到哪儿了?哦对,我其实想过阿梅姑救人时就有求死之心了。”

  “为什么这么说?”

  “兰华溪上游的村子还有关于阿梅姑的童谣山歌,我实地走访调查过,里面唱到了‘阿妈要嫁姑娘去人家,姑娘说郎君沉眠在水里’……”卢先生还即兴唱了一句。

  “这个歌唱了三遍这段话,我大胆推测梅家当时想嫁了阿梅姑,好拿彩礼去还债。我们找到的文字材料里,这段倒是没细写,只提了她坚贞……”

  穆沐觉得这竟十分合理,如果她原本就因为不想他嫁而有了求死之心,这或许就是她死得平静的原因……

  救了人后,几家的答谢定会让梅家的家境好转起来。她既死了,也再不用嫁给别人了。

  可是如果原本就求死,那怨气又从何而来?

  “唉,真是凄美的爱情故事。”卢先生喝了口茶,叹着气说。

  作者有话要说:  之前在家隔离看了些记录片,考古人员.历史研究员讲起自己的发现,欢欣鼓舞心满意足的模样真的让人觉得热爱自己的工作太好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