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1 / 2)

  周围的同事一边喊着好忙啊又要加班,一边说着回家又要挨老婆的骂所以不想回家,还有一些家里小孩儿刚一两岁正是又吵又闹的时候、所以拒绝回家带孩子的人。

  至于那些单身的,压根就没想过要回家的事,抽空还要跟成家的人聊天、炫耀单身有多么快乐呢。

  他们在聊天的时候,商陆其实也能加入进去,他在等待软件编译的时候就会跟大家一起聊得“很开心”,但实际上内心早已是焦躁烦闷的状态了。

  他觉得自己跟这些人不是同一个世界的,这种感觉尤其强烈,虽然口口声声说着理解他们的心情,但他心底非常反感那些为了逃避家庭而拖延项目进度的人,更是反感那些自以为优越的单身青年。

  商陆回忆到了那天在麦当劳里过夜的年轻人,虽然说能力方面那个年轻人肯定比不上大厂的这群员工,但心态上却完全相反。

  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居然会伴随着所处阶级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吗?

  后来商陆仔细思考了一下,可能伴随着阶级的改变,人们所关心的重点也就随之推移,从在乎着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到在乎一家人的生活质量。从努争一口气,到真正争取来物质上的享受。

  这个职场的大多数人,大家追求的都还是物质更多一些,虽然说遇到新的技术他们也有人会为之兴奋,但兴奋的也都是少数。他们对企业怀抱着一种由衷的热爱,这一点并不假,但那份热爱很大一部分都是源于对物质生活的喜爱。

  更不要说那些优越感了,仿佛他们就置身于优越感的温水里,察觉不到时代正在加热着他们。

  商陆想到,假如一个人的梦想,只是普普通通的成为一个大厂的工程师,那么这个梦想很快就可以达成了,达成之后呢?

  他想到半年前第一次带着蒲薤白去学校门口的烧烤摊,当蒲薤白说着梦想按理说已经实现了的那时,双眼所流露出的迷茫感。

  梦想,真的应该设定为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吗?

  商陆觉得那是绝对不可以的,那样的话人会失去很大的劲头,很容易就陷入迷茫。能够时刻调整梦想的人少之又少,很多人又是在步入社会之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位置就从此不再动弹,那种感觉……好又不好。

  至少商陆认为,自己不能够成为那样的人。

  早出晚归、日日夜夜都在忙项目、思考人生的商陆,已经有五天没看到过蒲薤白醒过来时的样子了。差不多每天回家的时候,蒲薤白都是刚刚入睡,商陆不好意思吵醒他,就一直睡在客厅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