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109(1 / 2)

  “听说其他导演的作品都有出彩之处,黄慧老师的作品还引起了广泛共鸣,舟导作品能赢他们吗。”

  “谁知道呢,文无第一,不去亲眼看,谁能说呢?”

  他们或许明白了舟导为什么要大规模收购影院公司,打造电影点播的局面,因为,在电影院观看,和在电视上甚至手机上看都不一样,那是一个包围的空间,除戏之外的一切都不能打扰你,进入其中,你很容易沉浸在戏里面,也更能品味其中的细节。

  《丫鬟》放映场上还来了一些相当专业的影评家,以及大大小小的相关专业学生。亲身感受“传播”的发生流变对他们来说是相当必要的。传播系的学生最要会看清传播的眼力,他们之中不少人曾把《豪替》、《此路茫茫》的传播作为课业论文的研究对象,甚至舟导本人也成了他们的关注对象。

  这帮专业人士的关注或许是舟导剧组之厉害的侧面表现,但他们也可能成为一把刀。

  专业人士的杀伤力可是极强的,尽管他们的说法不受传播喜爱,播放量点击量低,但你一去看了他们的评价,就有可能备受打击。

  常红归就在身边发现了这样的人,更令他惊讶的是,居然还有一些外区的人来了,可能是逛街路过来看的吧。

  常红归压下心中的杂念,因为《丫鬟》开播了。

  旋律比画面更快出现。三秒而已,他们就被旋律抓住了心。该如何形容这音乐呢?

  仿佛是从一片苍茫大地上自然升起的黄沙声。

  人走在那大地上面,太艰难,太凄苦。

  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飘零感、无助感。

  光是开始的音乐,情感极度敏感的人眼眶就不禁湿润。

  荧幕画面逐渐展开。

  女孩的哭声忽然打破平静,镜头残酷地聚焦到了草屋门前,骨瘦如柴的夫妇数着手上的银两,浑浊的双目沉着复杂的神色。

  然后一道吆喝,来人把破布衣裳的瘦小女孩一把抓起,扔到了牛车上。

  她哭得更大声了。

  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仍像个婴孩般哭嚎,可能以为哭的话就有人关心她了。

  可是没有,什么都没有。

  开头没有一句台词,但所有人都知道了他们的交易。

  这是一对父母在卖女儿。

  剧组冷漠地还原了古代的实景,房屋、工具、服装、环境等,一看便是某个时代的真实写照,连出场者瘦骨嶙峋的身材都能让人感觉到一种近乎从历史中走出来的还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