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电波(1 / 2)

  砰砰——凌霄拍拍硬壳包装袋,质量很好,厚实,如同拍一个老式留声机,这一拍拨动了唱针,发条齿轮重新开始运作,划过黑胶上的波浪,声音在古老的岁月长河中流淌。

  “走吧。”他低声说,“快十点,去电视塔。”

  --------------------

  第111章 电波

  望明电视塔,全塔亮灯时,确实像项链上最珍贵的一枚红宝石。

  它不算高,仅217米,在国内都排不上号,花印带着凌霄走过拱桥,湖中一片静谧的死水,浮萍细密旺盛,鲜有人打理。

  网络直播发达的年代,传统电视广播已没落。

  90年代,彩电进千家万户,电视塔不仅是地标,更是名片,在信号接收发射中,投射出整个中国高速发展的缩影,一代人出生,一代人消亡,在70年代人口中,80年代是垮掉的一代,这评价权交给80生人,90年代又成为20世纪最后的败笔。

  可也没见哪一代没能撑起宇宙洪荒的流沙,每个人都是砂砾,是小人物,接受潮流的审判改造,不伦不类,模糊掉了界限。

  一道身影站在桥上,另一道在桥下,沉默仰望,两道身影都丰神俊朗,风姿卓绝,好像比普通人更拥有幸福的资格。

  但他们心里都知道,在绝对的宏大面前,都市和乡村没什么不同,他们只是从一个田埂,到了另一个田埂,被无形的蛇追逐,吵闹,求而不得,在奔回家的路上滚下田埂,爬起来时,还得笑容满面。

  小广场寂静无人,暗红的灯光像一面红绸,令花印想起那家染坊,他潇洒地转圈,跳了个踢踏舞步,皮鞋跟敲击瓷砖,形成回音,霎时,整个广场就热闹起来了。

  凌霄走入红绸的包裹,脚步沉稳,节奏缓慢,他比花印更像一位主持人,光是高高地屹立着,就能让人信服,崇拜,仰慕。

  离近了,他的脸庞更加清晰,冷漠中夹杂着恼怒。

  只需要一天,他就能从十八岁的少年,变成二十六岁的青年,这才是真正的他,骨子里和晚楠的决绝一脉相承。

  “你会为今天付出代价。”花印低头,小声说道。

  凌霄蹙起眉头,扔掉了包装袋,如训斥般问道:“你给我吃了什么。”

  声线不再如一潭死水。

  “药,三倍剂量,给你尝尝鲜。”花印挑眉,畅快地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