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3(1 / 2)

  当朝判流放刑罚的期限是十二年,如遇天子大赦天下,也有提前回来得可能,这也是支撑一家人坚信能够再次团聚的动力。

  要说幸运的话,是沈家上个月曾收到一封来自蜀北的信,父亲已经有惊无险地到了流放地,虽然生活清苦劳役繁重,但好在身体无碍,让他们不必挂念。

  沈瑜将药膏放在桌上,双眼看着沈睿,声音温和但很坚定,“功过不能相抵,朝廷以父亲的过失判罪,但并非否认父亲以往的功绩。照我看来,乐安富庶,与父亲以往勤政爱民分不开关系。如今父亲不在,母亲体弱有疾,我们更得将沈家撑起来才行,不能让别人小瞧我们,你说是不是?”

  沈睿握了握拳头,低声道:“阿姐说的是,我要用心读书考取功名,让那些说风凉话的人心服口服。”

  ~~~~~~

  暮色四合,沈家用过简单的晚饭,便各自回房休息。

  院内静谧无声,堂屋偶尔传来两声刘氏的轻咳,余下的人都已经睡了,沈瑜的房内还亮着灯。豆大的昏黄烛火下,她在低头认真计算包子铺这月的进项与支出。

  饶是光线晦暗不清,却掩不住她雪白肌肤的光泽,浓密的乌睫如蝶翅般扇动,白皙纤细的手指灵活地拨动算珠,房内清脆的木珠碰撞声良久才消失。

  包子铺已经营一月有余,总计进项九两银子余二百文钱,肉十五文一斤,面粉则是五文钱一斤,除去购买面粉、菜蔬、肉和调料的本钱,包子铺一月纯收入将近三两银子有余,当然这里还包括了她与春燕和张妈三人的人工。

  如果包子铺能够一直这样顺利经营下去,维持沈家几口人的生活暂时不成问题,但还是太少了。

  沈瑜揉了揉眉心,她得多挣些银子才行,父亲虽然在信内安慰他们不必挂念,但在流放地的生活岂能好过?她要托人送些银子过去打点一二,好让父亲不必太过辛苦。

  但如何快速地挣银子,一时并没有太好得方法。她虽然写得一手好字,也会画画,但那些挣银子都太慢了,放到店里寄售,不知要多久才会被人买走。

  她应该再想想法子,该怎么才能将包子铺的生意做得更红火才好。

  沈瑜将烛火吹灭,蹬掉寝鞋,静悄悄地爬到床上睡觉。

  窗外清月高挂,银辉遍地,偶有一两声夜鸟低鸣,她要操心的事情太多,在床上翻来覆去了好久,才沉沉睡去。

  ~~~~~~

  翌日寅时,天色黑蒙蒙的,东边的天空还未泛出鱼肚白,主仆三人就已经到了包子铺,开始准备这一天的食材。

  张妈会讲价,总能以极低的的价格买来新鲜的肉和菜蔬,她以前就是沈家的厨娘,对做饭做菜最是在行,在这一点上,春燕和沈瑜自然听她的吩咐。

  张妈将肉分割成大块,再慢慢剁成肉沫。春燕力气大,干活又利索,和面、包包子都是她上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