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诺门罕战役(四)•旌旗十万斩阎罗141(1 / 1)

朱可夫将军看起来并不以为然,微笑着。等老油子说完了,他通过翻译问:“周队长,你们可以跟我描述一下他们军营的地理位置和结构吗?”

我点点头:“应该可以。”于是我把鬼子军营的结构地形图简单的画了出来,并告诉他里面还有很多被关押的中国劳工和女人。

朱可夫将军微笑着点点头,又通过翻译问我们:“你们愿意做向导,给我们带路吗?如果愿意,你们能找到那里吗?”

其实这个我还真不保准,夜里跑出来的,跌跌撞撞,也分不清东南西北。但我知道我们是一直朝着一个方向跑的,路线隐约记得,应该是没什么大问题的。我自小认路这方面还可以,可以试试。想到这里,我点了点头。

朱可夫将军点点头,身体往椅子背上一靠,让人带我们去休息。我向他敬了军礼告别,世界各国的军礼都大概一致。他还了礼,我们跟着那个会说汉语的苏联人走出了朱可夫将军的营房。到现在我们也没弄明白他们的目的,我们带着一脸的疑惑走进了他们给我们安排的休息室。跑了大半夜,我们也确实是累了,也懒得讨论老毛子要干什么,躺下就睡着了。

另一边,在我们呼噜声此起彼伏的时候,朱可夫将军连夜召开军事会议,制定了计划。

第二天早上,天刚刚亮,我就醒了,这一夜睡的真舒服呀。这一段时间吃不好睡不好的。昨夜宛如进了天堂,身体休息好了,精神自然就饱满了。

这时,昨天那个会说汉语的苏联人进来了:“周队长,我们朱可夫将军请你做我们苏联军队的向导,把诺门罕地区的日本人全部歼灭!”

要打鬼子,我欣喜若狂,赶紧把还在打呼噜的宽子和老油子叫醒。老油子还没睡够,眼睛还没睁开就开始抱怨,当他睁开眼睛看到翻译在场后,他也不傻,马上改了口,不免又被我们一顿嘲笑。

我们赶紧穿衣服,那个会说汉语的苏联人微笑着制止了我们。接着,门外进来一个士兵,递给我们三件苏联军装和三件苏制冲锋枪。

我们嘴巴都张的老大,全身都兴奋起来,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可是苏制冲锋枪啊,我们做梦都想搞一套。没想到,幸福来得太突然了。我们可是乐坏了,误打误撞。居然穿上了苏联人的军装,拿起了他们的先进武器。

宽子摸着新式的苏制武器,爱不释手,眼中带着喜悦的光。在沈阳、在台儿庄、在山海关、在江桥、在南京的时候,如果我们有这么先进的武器,我们怎么会牺牲那么多人,怎么会被鬼子打得到处跑呢?

吃过早餐,老毛子的食物真是令人一言难尽,那东西叫什么大列巴,难以下咽,但我们又不想饿肚子,还是勉强吃了一些。饭后,我们穿上苏军的军装,互相开着玩笑。这时,外面响起了苏联军官的声音,虽然我们听不懂俄语,但也猜到队伍要出发了。我们赶紧拿起武器,走出大门,整装待发。

朱可夫将军正在队伍的前面,看到我们,很满意的微笑了一下。然后吩咐了会说汉语那个苏联人一些事情,那个翻译告诉我们,让我们跟着他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带领我们去寻找鬼子的军营,我们要去攻打诺门罕的鬼子军营。我有点想笑,难道老毛子也管日本人叫小鬼子吗?

我循着昨夜的记忆开始找,走了大约两个时辰,就发现了一个鬼子军营,但是这不像是我们昨夜的军营啊!昨夜我们足足跑了一夜才脱险,没理由距离这么近啊!我也在纳闷儿,难道是我记错了,还是鬼子军营不止多个?

我把这个情况告诉了那个翻译,翻译汇报后通知我们,按照原来的计划继续去寻找昨日的军营。很快,我们又发现了第二座、第三座、第四座军营。原来鬼子在诺门罕地区驻扎的部队不止昨夜的那一个军营,有好多的。我的心又悬了起来,天知道玉儿在不在这些军营中,如果在,又在哪个军营?

根据这个情况,苏军的指挥部召开临时会议,重新制定了计划。根据苏军指挥部的估计,鬼子大约在六万人左右,而苏军却有十五万人。苏军指挥部打算利用人数上的优势,指挥苏联军队把整个诺门罕地区像包饺子一样包围起来,包围的严严实实。然后缩小包围圈,最终达到全歼鬼子的目的。

战役打响了,我们按照原定计划开始缩小包围圈。我冲到了鬼子的营房地,迎面冲出来一队鬼子。我朝着冲出来的鬼子一扬手就是一梭子,鬼子应声倒下一片,这感觉太爽了。这么多年了,我们哪里见过连发的冲锋枪啊?都是使用打一枪需要重新上枪栓的老旧步枪。苏军的武器太强大了,看得我直咂舌。苏军利用坦克和火炮的威力把鬼子的军营炸的人仰马翻。我感叹于现代科技的力量,也遗憾我们没有如此先进强大的武器,以至于白牺牲了那么多的兄弟。

这一仗,让我明白了,鬼子并没有想象中的可怕。以前我们总是打不过他们,不是我们不行,是因为我们的武器装备远逊色于他们。所以打起仗来,他们有天然的优势。而我们没有任何与之抗衡的优势,只能用人数优势去打消耗战。但是在苏军的强大火力面前,鬼子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忠君爱国”。不少的鬼子迫于现实,都举起双手投降了。而鬼子跟我们打的时候,投降的人就很少。那是因为我们的火力没有对他们形成足够的压制,也没有对他们进行足够多的心理震慑,所以自然投降的少。

包围圈越来越小,终于战斗结束了。我冲进军营仔细搜查了一遍,找到了许多幸存的中国工人和被抓来的女人。我挨个军营去看幸存下来的女人,甚至查看了死于战斗中的女人尸体,一个都没漏过。但是依然没有找到玉儿的身影,我不知道应该快高兴还是悲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