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文夕大火(二)•烈火熊熊何所惧134(2 / 2)

我看了一下时间,现在大约是四更天,下半夜两点左右。很多没有得到消息的老百姓还在睡梦之中,当他们发现大火已经熊熊燃起的时候,他们已经无路可逃。因为到处都是火,到处都是浓烟,往哪里跑?整个长沙城都是烈火地狱,都是修罗场。

在哭嚎声中,不断的有人被烧死,被烟熏死。我们想去救火,但是我们又犹豫了。如果上边的命令是纵火,实行焦土政策,我们去救火反倒成了妨碍公务。可如果不救,难道让我们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大火吞噬一切吗?

我不明白了,虽然焦土政策之前我们就有耳闻,但放火之前为什么不提前通知一下长沙百姓?为什么不选在白天?大白天的的情况下,会有更多的人逃生。难道就是为了所谓的保密吗?那么请问究竟是对谁保密?对鬼子吗?鬼子在哪里?对我们自己人吗?为什么要用百姓的性命来换取?难道为了阻挡鬼子,就要我们以数倍于鬼子的牺牲来换取吗?这样真的值吗?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办法吗?

水火是无情的,花园口决堤大水带走了多少人的生命,长沙大火又有多少人在这场浩劫中永远的闭上了眼睛。这不是天灾,是人祸!

我呆呆的望着漫天的大火,这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长沙城内起了大风,火借风起势,越烧越大。极目望去,所见之处,皆是一片火海。

长沙的情景真是惨不忍赌,公路上拥塞着逃难的人,拖儿带女、扛箱抬柜,哭的、叫的、骂的,裹着被条的、背着老年人的、负着伤的、怀着胎的,士兵,难民,杂乱成一片,喇叭不断地在叫,车子不断地在撞,狼狈的情形真是没有方法可以形容。

同样的悲剧也发生在位于市区药王街的一个伤兵收容所里,十多名从前线下来的伤兵正在这里疗伤,深夜中醒来后突然发现身处火海,在大火的逼迫下他们钻进了一口废弃的水井,结果一堵高墙倒下,砸在了枯井之上,枯井成了他们的集体坟墓。可怜这些军人没有死在日军的枪弹之下,却在这场大火中成了冤魂。

长沙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有三千年的文明历史,拥有很多的传承的文化和历史遗迹。这一把火,得毁掉多少中国古人的心血?那都是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这样对待一座历史名城,这是在犯罪,反人类。

文夕大火”又称长沙大火,是长沙历史上毁坏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城人为性质的火灾,也让长沙与斯大林格勒、广岛和长崎一起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毁坏最严重的城市。这场恐怖而又无情的大火一直烧了五天五夜,造成了空前的浩劫。全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房屋被烧毁,原来繁华的街道变成断壁残垣,学校、银行、工厂、商店毁于一旦。

十二日的韵目代码为“文日”,长沙大火发生在十二日夜晚,即“文日”之夕,电报中即称为“文夕”。

文夕大火,是中国二十世纪以来最大的一次火灾。大火过后,留给长沙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是遍地的焦炭瓦砾,断壁残垣和一片鬼哭神嚎的凄凉景象,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被烧的尸体、粮食和其它东西,整个城市弥漫着一股焦臭味,一座有着近三千年历史的古城,连同它所有的财富在顷刻之间化为了一片灰烬。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