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一章 江阴保卫战(二)•誓扫匈奴不顾身112(1 / 1)

我们的海军全军覆没之后,鬼子终于准备登陆了。由于我们已经没有了海军,江面又有薄雾,所以鬼子的军舰趾高气昂的溯江而上,先以舰载火炮对黄山炮台作火力侦察。根本就没有把我们守军放在眼里。不久,薄雾散去,我们发现他们已经进入了我们的大炮射程之内。于是我们的四门自动火炮一起发泡,对江面上日渐进行了一次急速齐射。火力真猛啊,我们都叹为观止,当场就将两艘日舰给打的起了火,其余三艘转头就跑。

午后,日机数架飞临报复。我们的要塞阵地建于山洞中,敌机轰炸扫射不能奏效,相反进口的德国高射炮发挥了火力优势,当场击落、击伤敌机各一架,我们眼看着一个小黑点从飞机中跳了出来,那时跳伞的飞行员。我们欢呼雀跃着,极速冲向着陆点。很快,我们就到了位置,飞行员还在空中飘着。老油子在下方得意洋洋的等着他着陆,我心说不好,这家伙一得意准没好事,果然,鬼子飞行员掏出了手枪,老油子毫无准备,只有两三米的距离,老油子根本来不及躲闪。就在这个时候,枪响了。鬼子飞行员捂着受伤的手哇哇大叫,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宽子,老油子逃过一劫。飞行员一落地,老油子上去就是一脚,恨恨的骂道:“给我老实点,老子今天差点交代在这了。”飞行员身上的各种绳索交织在一起,他来不及一一解开,就成为了我们的俘虏。

我们初战告捷,大家都充满了信心。不料仅仅两天,日军突然转变进攻策略,分两路从嘉定、太平一带,想以此对上海守军南北夹击。至此,国军被迫撤出上海,撤出后,仍有像四行仓库四百余名守军继续坚守上海。虽然淞沪会战失败,但并不是我们放弃上海,而是双方实力装备上全方面的差距。

上海沦陷的消息传过来,近二十万日军登陆杭州湾迫使七十万中国军队后撤,刚刚建立的信心又瞬间失去了。

一道特急电令传到我们这里:“新炮拆运……至后方安装,待令。”所谓“新炮”,指的是作为要塞主要火力的那几门德国“克虏伯”一百五十毫米口径加农炮,射程达两万两千公尺,为当时世界上最具威力的大炮,上面显然不愿意看到它最后落入日本人手中。问题是如果先进新式的武器不用来打仗杀敌,那么其先进威猛又有何用﹖但是无奈这是命令。于是我们全体守军紧急行动,费尽力气挖开大炮的地脚螺丝,破坏了水泥地基,将新炮又拆解成零件放回箱子里,等待启运。

十一月十九日,“中国的马奇诺防线”之吴福线被日军突破,苏南战事急剧恶化。大量中国军队开始向锡澄线撤退。“兵败如山倒”,整个江阴城都被军队后撤的脚步声震颤了。令人大无语的是,上面又发来急令:“……安装新炮,固守江阴,拒敌深入。中正。”这不是玩呢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拆卸下来的大炮,不出两天又要重新安装?要知道,为了快速拆卸,我们连水泥地基都破坏了。一时间,我们手忙脚乱,这大大的打乱了我们的备战,也动摇了军心,每个人的心中都是忐忑不安。那是一个天气奇寒的冬日,手忙脚乱的官兵们再次紧急行动,将已经破坏的地基重新浇筑,安装,装箱的大炮再度启箱……整个工事重地一片忙乱,可是鬼子可不会管你那么多,入侵的脚步已从江阴城外隐隐传来。

十一月二十五日,日军一个旅团约六千人在几十辆坦克掩护下,出现在了江阴防线外围,阵地一片沉寂。这是一支骄傲的胜利之师,铁流滚滚的日军根本没把我们的要塞放在眼里,他们急于追击,乘胜突破锡澄线,好与隔着太湖前进的南路大军合围中国的首都——南京。他们也许知道江阴要塞有很强的火力配置,但是中国人的大炮究竟能否打得响还有待证明。淞沪战场七十万中国大军都一败涂地了,难道一个小小的江阴炮台能够阻挡帝国大军的前进步伐吗﹖于是侵略者就在江南潮湿而萧瑟的旷野里变换着战斗队形,拉开距离向要塞试探开炮。人们在观测镜中能清楚地看见那许多戴钢盔屁帘的的日本步兵,成散兵线跟在坦克后面跳跃前进。来得好,我们正等着你们呢。除正在日夜安装调试的新式“克虏伯”外,另外各种口径远近射程的进口火炮三十多门,在司令官一声令下之后一阵狂射,日军立即鬼哭狼嚎,丢盔弃甲。漂亮的战斗,我从来没这么爽过,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仅仅十分钟,日本人即溃不成军,所有坦克战车全部击毁,步兵死伤成千。

下午,不甘心失败的小鬼子又重整旗鼓,在定山砂山一线建立重炮阵地,以榴弹炮猛轰黄山炮台,试图摧毁中国军队的火力点。这样的远距离已经超出要塞内除德国“克虏伯”外所有火炮的射程。一般情况下,这就等于敌人可以随意打你而你无法还手了。我们没办法,只好祈祷“克虏伯”赶紧安装调试完毕,好在第一门“克虏伯”终于在第二天重装完毕。大炮一开火,日军立即被打懵了。他们事先根本不知晓或者说不相信中国人还会拥有这样威猛的火力,仅仅几个回合,鬼子们就赶紧转移了阵地,将大炮撤下阵。此后许多天,日军只对无锡方向猛攻,再也不敢轻易进入江阴地界。我们欢呼着,笑着,叫着,享受这得来不易的胜利。

炮台虽然发挥的威力,但是陆军的战线已被多处突破,十一月二十八日宜兴被攻占,三十日广德失手,十二月二日溧阳失手。江阴在整个南京外围防线上呈现突出的不利态势。江阴已成孤城,统帅部命令要塞弃守突围。江阴保卫战结束,南京门户大开。自此中华民族翻到了最黑暗的一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