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江桥抗战(二)•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44(1 / 1)

我和徐团长他们一起,又回到了江桥的另一边。谢参谋长在那边等着我们呢,见到我们,他大笑着过来用力拍拍徐团长的肩膀。说:“保珍,我就说嘛,你真是就是文武双全、国之栋梁啊。”说的许团长有些不好意思,然后谢参谋长又冲着我笑了一下,说:“周队长,你的人真的很勇猛,不愧是从沈阳的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

我刚要客气,这时候,有一个兵士大喊着报告从后面过来了。

等他到了跟前,和谢参谋长互相敬礼后,说“报告!窦连芳、万国宾他们跑了。”

“这群家伙,走就走吧。留着他们在这里,也不会对咱们有什么帮助。没准还要拖我们后腿。”谢参谋长云淡风轻,然后转过头来对着我们说:“咱们击败了张海鹏的先头部队,还击毙了他的心腹爱将徐景隆,张景鹏一定不会善罢罢休。肯定会卷土重来,要时刻注意张海鹏那边的动向,我们要做新一轮的准备。”

谢参谋长说得对,张海鹏的人吃了亏,损兵折将。下回再用老办法,肯定不管用啊。他肯定有对策,我们这回也得换个方案。

我们重新加固了防御工事,然后补充了弹药。我躺在坑道里,望着夜晚的星空,心中又想起了玉儿。玉儿和王伯找到落脚的地方了吗?她们现在会在哪里?玉儿是不是也会在想我?秋天的晚风略微有些凉,穿的还是哈尔滨时的衣服,想想从参加婚宴到现在,已经快一个半月了,天凉了该添衣服了。脑袋里想着朝徐团长借件厚衣服,身体却不听使唤。我太困乏,太累了。蜷成一团,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再睁开眼时,天已大亮。我居然睡了这么久,这么凉的天是容易感冒的。宽子递给我发的食物,我两口吃完,然后有些纳闷,张海鹏怎么这么老实,还没有打过来?他吃了大亏,能咽下这口气?还是有什么阴谋。

这时,徐团长走过来,我问出了心中的的疑问。徐团长笑呵呵的说:“刚刚接到探子来报,张海鹏已经带着他的部队连夜跑回洮南了。”

我大吃一惊:“怎么回事?难道是被打怕了?”

“这次张海鹏来QQHE,是和他一个儿子一起来的,他的另一个儿子留守洮南大本营。结果他们镇守洮南大本营的两个团发生了窝里反,他的小儿子镇不住了,急忙电告他爹和他哥回去救援。这张海鹏哪里还坐得住,洮南要是造反了,他连安身的地方都没有了。所以,一听到消息,他就坐不住了,也顾不上我们这里了,他得赶紧回洮南大本营去灭火。他要再不回去,大本营都被端了。那他可真成了丧家之犬。不过这样也算是保住了他一条命。不然,他要是领兵来犯,我一定给他打个有来无回。”

原来是这样,我松了口气,我们暂时安全了。我和徐团长一起回到了指挥所。一进门,谢参谋长正在和一个人说话,那个人外貌不起眼,精瘦的,头发不多,小胡子,眼睛里透露着坚毅。看见我们,笑呵呵的说:“说曹操曹操就到,宝珍,你看这是谁?我们正说你们昨天的壮举呢。”徐团长一看立刻和那个人亲切握手,看样子应该是熟人。看到迷惑的样子恍然大悟:“忘了介绍,这是沈阳来的警察英雄,周队长。他和他的兄弟们在黄局长的率领下浴血沙场,和日本人战斗到弹尽粮绝,才退到这里。周队深明大义,愿意助我们一臂之力。这是新上任的代理高官马占山。”

我的天,这就是马占山。他的名字可是如雷贯耳。少帅宣布东北易帜后,他被派往黑河,担任警备司令,统辖沿江10余县防务。原来他就是新任命的代理高官啊。我急忙伸出手去,我感受到的是一只温暖而有力的大手,给人安全感。

寒暄过后,马高官开始说他这一路的艰辛:“日本人承诺张海鹏,只要他拿下QQHE,那么就让他做HLJ省高官,他乐的连祖宗都忘了,听说老谢推荐了我做HLJ省高官,就想各种办法杀掉我,不让我来上任。我收到张少帅下达的委任命令之时仍在黑河,黑河位于中俄边界,我想要赶到QQHE需要一段时间,因为少帅的命令已经发布,张海鹏肯定也得到了消息,大张旗鼓的去QQHE根本无法保证安全。最终我选择了一条相对安全但却很绕远的路,那就是乘坐大兴号沿着HLJ顺流而下,在绕了一大圈之后再从哈尔滨乘坐火车赶往QQHE,但如此一来至少需要近十天的时间才能赶到。我几天我也是心急如焚啊。在哈尔滨坐火车的时候,我也听说了,张景惠也投降日本人了,还昭告省内避免和日本人发生冲突。气得我呀,针对他这个不抵抗命令,利用坐火车的工夫我草拟了一份抵抗宣言,老谢你看看,宝珍,周队你们也给点意见。”

我凑过去,一张皱皱巴巴的纸上写着:当此国家多难之秋,四省已亡其二,稍有人心者,莫不卧薪尝胆,誓救危亡。虽我HLJ偏处一隅,但尚称一片净土。而后凡侵入我江省境者,誓必决一死战。

我有些哽咽,每个字都凝聚着一条东北汉子的爱国之心,当你身边的每个人都想着自己,想着逃命,想着钱财,懦弱,胆小怕死,那么也许慢慢你也会受他们影响,成为他们。我很庆幸,我有幸能和这个国家最优秀的脊梁同处一室共事,他们热血,他们拼命,他们永不放弃,他们救这个国家于水火。徐团长,马高官,谢参谋长,他们才是这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张景惠不是,张海鹏不是,徐景隆不是,张绍九更不是。

马高官又说:“在火车上,我就听说你们的壮举了,车上的老少爷们跟过年似的,你们都是好样的。”

我们都笑了,接下来几天,马高官又走街串巷,对着市民和学生发表了许多慷慨激昂的抗战宣言,同时,向外发了张海鹏的悬赏令。表明了自己的决心,鼓舞了市民,也让大家对日本人同仇敌忾,这个城市的人第一次团结起来,对自己的军队有了信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