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我们需要从两点之间,取出一条道(1 / 2)

下坠。

下坠。

下坠。

李庄感觉到自己一直在坠落,周围一片黏稠,他好像一直在泥潭中坠落,下落的窒息感一直伴随着他,但身上、眼上仿佛都碾压着重物,无法起身,无法睁眼。

我记得我第一次死的时候不是这样的呀?各界的死亡风俗方式不一样?

窒息的感觉在加重,逐渐来到了他的忍耐上限,于是他开始奋力挣扎,先是手指,最后是身体。

他一掌推出,把自己的脸从泥地里拔了出来。

李庄睁开眼,抹了一把脸,浓郁的血腥味刺鼻,起身观察四周,怔了怔。

这是一个血红色的房间,脚下是血红色的泥地,四周一圈是血红色,呈现不规则菱形的墙面,抬头向上看,天花板像是把血色的月亮摘了,盖在上面,坑坑洼洼,布满了陨石坑洞和一些奇怪的划痕。

“这阴曹地府挺寒颤啊。”

李庄全身的血腥味,他觉得很正常,地府就是死人的地方,死人身上带点血咋了?多正常啊。

他从泥地里站起身,微笑着看向自己身边站着微笑的一个黄袍道人。

这道人一米八的身高,脸颊狭长,颧骨突出,鹤发童颜,道髻道冠山羊胡,持着一根紫金手杖站在那里,身形飘絮,犹如鬼魂幻影。

“恭喜你,后辈,找到了那存在于真实的虚幻之物。”

黄粱道人的状态好像和刚刚的自己很像,一脸平静,说出来的话倒是带着一股大碴子味儿。

“因为你只找到了虚幻之物,真实之物由另外一人找到,所以,我只会给你虚幻的传承。”

“我没意见。”

李庄点点头,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眼前这个黄粱道人好像是一个设定好的程序,没有一点生气。

随着李庄点头,黄粱道人举杖对他一指:

“开始吧,这是独属于我的传承之法,你可以称它为‘黄粱一梦’。”

……

当李庄再一次醒来时,发现自己正处在一个襁褓之中,一个女人圆润的下巴充斥视野,他的精神跟随着身体的变换而律动,渐渐沉浸在这温暖的怀抱中。

他来到了一个类似于古代社会的地方,这里有朝廷君王,有侠客江湖,有庙堂书生,也有神仙鬼怪。

李庄所化的黄粱道人早生才智,三岁习文,五岁成诗,八岁精于数术,十三岁熟读百家经典,十八岁时,借用家里的关系考取功名,榜中状元,同年,与门当户对青梅竹马的林家二女成亲,喜上加喜,一时风光无量,意气风发。

入朝五年,由侍郎迁任兵部尚书,同年,北方蛮夷南下,战争爆发,遂亲临边境,因遭他人嫉妒,作细频出,江湖纷扰不断,军中内外皆乱,大败而归。

后贬于南境,任地方郡守,任职八年,为政清廉,开凿河渠,修葺山路,风调雨顺,百姓安乐。

帝王知其志,召为东宫,欣允,四年后,先帝驾崩,新帝上任,任丞相,时年三十又六。

遂展雄略,北征蛮夷,召为朝臣,南联琉球,收为府君,重农抑商,扩建军队,远海外交,白银十万万两,一时国家安定,百姓安康,江湖豪客隐而不显,卢丞相之名,盖覆朝野。

然功高震主,为帝王忌惮,联合群臣设计,将其逼至退位。

那日,卢俊生走在出宫的玉石台阶上,看着落日的余晖,高声吟唱道:

“常声君王不得意,便使群雄威老臣。

黑发早知天下意,而今白首见人心。

漫看江山功无量,幼智不识愚者思。

若明世间经此事,何须啼哭往来生。”

听完这首诗,皇帝大怒,命群臣出殿将其斩杀,群臣无一人敢动,任由皇帝在上面跳脚,放任卢丞相慢步离去。

那年,他五十有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