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清官难断家务事(1 / 2)

说起自己的人生,侯显东有些激动,语气中有带着几丝悲愤。

“我本来以为,这也算找个正经事情干吧?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哪天上班我也没晚去过,该忙的时候我都在,甚至我还不要工资!”

“我本以为,这就算是没多大出息,也算是勤勤恳恳了,我的父母,也会满意...”

“我没想到啊!”

侯显东将酒杯重重的摔在了桌子上,脸色涨红,愤怒地说道:

“今天吵架,终于是让他说出实话了。”

“我的父亲,我那个天天也不来上班就出去喝酒的父亲,居然说我是个废物,说我是个在外面一事无成只能回家啃老的蛀虫!”

“乐哥,你说,我......”

侯显东没有再说下去,反而是双手抱头,痛苦的呜咽着,身体也随之一抽一抽的。

“唉...”

陈乐在心中,重重地叹了口气。

侯显东是陈乐最好的朋友,从小一起长大,一直混在一起。

在外人眼中,侯显东就是个纯粹的阳光开朗大男孩,现在这副样子,怕是他父母都没见过。

但是在陈乐这,侯显东并不是,至少不全是。

而这副样子,陈乐也见过,也是唯一一个见过的人。

这也是为什么,侯显东会想到第一时间找到陈乐这里来。

其实好多表面上乐观开朗的人,未必就真的有着刀枪不入的心理防线。

充其量来说,只是阈值较高罢了。

而当所承受之重再也无法承担的时候,再坚强再开朗的人也会崩溃。

陈乐在大城市,见过太多这样的案例了。

侯显东也是如此,其实任何人在生活中都见过类似的人,开心果,显眼包,有无数名词来形容这种人。

但是陈乐至今仍然记得,高中的一次,侯显东喝多了和自己说的话:

“乐哥啊,其实我知道,我这辈子啊,大概率就那样了,哈哈...”

当时陈乐也喝了不少,回应了什么陈乐现在已经记不起来了。想来大概是一些豪言壮语之类的鼓励吧。

不过如今回味起来,那一句哈哈倒是挺悲凉的。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对你自己认知最深刻最清晰的人,永远是你自己。

有道是三岁看到老,这或许有些夸张,但是二十多岁的年纪,对自己的认知基本上已经清晰明了了。

尤其是在这个人均学历素质都大大提高,社会结构也越来越稳定的年代,更是如此。

当然了,许多人并不相信这个。

于是大量关于测量自己人格的测试题开始越来越流行,年轻人对其趋之若鹜,迫不及待地往自己身上贴标签。

甚至为此不惜强行扭转自己的生活习惯,活得别扭至极。

比如有些人,测出自己是外向型人格,却发现自己感觉自己不是。

但是对于测试的权威性他们坚信不疑,对于自己活了二十多年所培养最舒服的性格,他们深感怀疑。

于是,便疯了一样的开始外向,最后越来越抑郁。

更有甚者,为了测试出一个什么所谓的稀有性人格,不惜做上几十套测试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