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孙记药铺(1 / 2)

刘潜一溜烟的跑出校园,逐渐放慢了脚步。

“666.6-300-1×衣服≈200”

“这年头挣钱不容易啊,历尽磨难,费尽心机,才挣了200块钱。”

刘潜走在去往孙记药铺的路上,感慨挣钱之艰难。

半小时后,刘潜气喘吁吁的来到孙记药铺门前。

他跟着手机导航跑了半天,绕了几个大圈,硬是没找到目的地。好在有好心人指引,这才寻到此处。

此时已经是深夜十一点了。

咚咚咚!咚咚咚!

伏在案上的孙辛夷,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她打了个哈欠,伸了伸细腰,整理了一下散乱的披肩秀发,懒洋洋的打开了一扇厚重而陈旧的木门。

“这么晚了敲门干嘛?没看到门外打烊的牌子吗?”孙辛夷没好气的对着门外的刘潜吼道。

被人搅了好梦,起床气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漂亮的女孩子。

“这位大姐,不好意思。抓药治病可是十万火急的事情,麻烦通融通融。”

刘潜想来是眼神不好,或者是夜盲症患者,竟然直呼一个小姑娘叫大姐。

“什么大姐?我有这么老吗?难怪要来抓药,八成是有眼疾。”孙辛夷怼道。

“听口气像是更年期,不叫阿姨就不错了。”

刘潜平时行事谦恭,不爱逞口舌之利。今天碰到孙辛夷,格外的犯冲。

“有你这样求人帮忙的吗?你是来求药的,还是来吵架的?怎生如此无礼?”孙辛夷厉声道。

“这个,我是来买药的。因为急着抓药,语无伦次,冲撞了佳人,还请仙女见谅。”

刘潜刚刚不知道自己为何如此犯浑,瞬间清醒过来,很是识时务。

孙辛夷听到“佳人”和“仙女的称呼,很是受用。不再和刘潜计较,让开身位,让刘潜进了药铺。

“仙女妹妹,这是我的药方。”

刘潜恭恭敬敬的将药方递给了孙辛夷。

孙辛夷不敢耽搁,快速的按照药方称重配药。不多时,配齐了所有药材。

孙辛夷抓完药开始噼里啪啦的打起了算盘。

总计2913元2角,你是手机支付还是现金?孙辛夷开口道。

“这也太贵了吧?仙女妹妹行行好,给我打个折扣。”

刘潜钱包里加上零钱不过2300元7毛,他压根付不起。

“我们家药铺是全申城最便宜的了,不信你出去打听打听。”孙辛夷正色道。

“我抓药是为了救治一位被赤蝶疮毁容的同学,看在都是女孩子的份上,帮帮忙,便宜一点行不行?我身上只有2300元。”

刘潜无可奈何,拿出了全部积蓄放到柜台上,苦苦哀求道。

“要不,把野山参换成普通人参或者丹参,可以省下1000块左右。药效差一点,但是便宜很多。”孙辛夷给出了解决方案。

“仙女妹妹也是学医的,应该懂得药效‘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道理。”

“要是小病,慢慢调理,倒也无妨。只是我那女同学病症颇深,必须辅以野山参入药,体质才能有所改善。否则如杯水车薪,徒劳无益。”刘潜叹息道。

“我对这位姑娘的遭遇很是同情,可谁又同情我们这家老字号药铺呢?”

“我爹一辈子悬壶济世,乐善好施,到头来十家药铺只剩这最后一家了。如今这最后一家也已经亏损的快经营不下去了,我实在爱莫能助。”孙辛夷沉痛的说道。

刘潜闻言,心中唏嘘不已。观此女言行举止,不似撒谎。

“既然如此,我也不强人所难。其他的药我买了,这野山参我再想想办法。”

刘潜纵然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再讲价了。

“好的,我重新给你算算。”女孩再次噼里啪啦的打着算盘。

“咳咳咳!咳咳咳!”

忽然,一位身穿长袍的老者从后堂走了出来。

老者目光如炬,仙风道骨。年龄约莫五六十岁,姓孙名一善。

“女儿别算了,药方拿给我看看。”

父亲的话,打断了孙辛夷的思绪,只得停了下来。

“给你!”

孙辛夷将药方递给了孙一善。

孙一善接过药方,连声赞叹道:“好方!好方!能开出此方的,申城不会超过五个人。不知这药方是别人开的还是你开的?”

“是我开的。我也只是在前人的古方中,增减了几味药材而已。”刘潜答道。

“此方确实适合妙龄女子,可惜单凭这些药,并不能根治赤蝶疮。不知道小友有没有后续的手段?”

孙一善一边说话,一边仔细打量着眼前的人物,眼中尽是期待。

“这药确实只能调理五脏,疏通气血,并不能彻底去除病灶。后期还需以砭石、银针疏通经络,再辅以艾熏、药浴,方可彻底根除病症。”

刘潜自觉不是什么秘密,便一一道出。

他对中医的理解是:“一病一人一治”,自然不怕别人窃取医术。

刘潜谈论医术的时候,无形之中透露出一种自信。任凭刘潜言语谦恭,举止内敛,终究无法瘾藏。那种医圣气度,自然是逃不过孙一善的慧眼。

孙一善看着眼前的青年,越看越喜,喜不自胜。心道:

“此子虽然衣衫褴褛,言谈举止却贵不可言。年纪轻轻,竟有如此造诣。不曾想人才凋敝的杏林,竟隐藏着如此天骄。天意!天意!日行一善,终有所报。我杏林有幸!孙家有望!”

“辛夷,去把我们家的那支老山参拿出来。”

孙一善转身看向孙辛夷,吩咐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