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艺术导师韦好闲,梨花带雨刘寒蕊(1 / 2)

同学们认为这幅《圆满丝瓜图》画得如何?韦好闲提问道。

“画得太烂!幼儿园水平!”一位艺术系男生起身说道。

“同学们认为这幅画是写实还是写虚?”韦好闲再次提问。

“都不是,纯属不会画。应该是想画一个玉盘的,结果笔都拿不稳,画成了圆丝瓜。”

又一位艺术系男生起身回答道。

“你们觉得这幅画是正面教材还是反面教材?”韦好闲又一次提问。

“反面教材!”

一位艺术系女生回答道。

“几位同学请坐,老师今天给你们好好上一课。”韦好闲对几位学生的回答不甚满意。

“其一:老师要说这是一幅很棒的画作。它以写实的手法,画出了月亮的本来面目。月球的表面和丝瓜的表面是极为相似的,作为新时代的学生,你们应该了解事物的本质,而不是停留在传统的意像。”

“其二:好多学生都对这幅画朴实无华的线条存在偏见与质疑。我要讲的是,绘画需要的是恰到好处的勾勒,而不是华丽的线条或者纯熟的笔法。”

“其三:老师讲得也不一定就是对的,以上只是我的主观意见,仅供参考。对于艺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与追求,欢迎批评与指正。”

在坐的学生包括刘潜都听得云里雾里的,老师好像什么都讲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讲。

“老师,我有话说!”

第一个回答问题的男生再次起身。

“请讲!尽管畅所欲言!”韦好闲和蔼道。

“我认为武琳琅同学的《嫦娥奔月图》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全方位碾压颜如铁同学的《圆满丝瓜图》。”男生大声说道。

“必须是武琳琅同学画得好,两幅画简直天壤之别!”

“武琳琅同学好多年前就得过申城少年组绘画冠军,之后全国绘画奖项也拿了不少。颜如铁拿过什么奖项?毫无可比性!”

“武玲琅才貌双全,画技超凡,哪里是一个毛头小子能比!”

讲台下学生们大声议论,纷纷为武玲琅打抱不平。

“同学们静一静,我来讲两句。”韦好闲开口道。

讲台下瞬间肃静。

韦好闲语重心长的说道:

“武琳琅的绘画天赋我早有耳闻,他的这幅《嫦娥奔月图》是不可多得的精品。但是,她跑题了。此次绘画的主题是月亮,不是嫦娥。他的整个篇幅和笔墨都用在嫦娥身上了,身后月亮的光环大多被嫦娥所掩盖。此为喧宾夺主。”

“我们在绘画的时候不能一味为了炫技而忽略了主题。武琳琅的绘画技巧毋庸置疑,甚至在我之上。我自认为在绘画技巧方面无所传授,只希望她能在今天的这堂课上有所收获。”

讲台下掌声如雷。

人群中,一个恍如画卷中走出的妙人,静静的凝视着刘潜。

韦好闲继续说道:

“达芬奇教不出达芬奇,毕加索教不出毕加索。”艺术是靠个人领悟的,以后我的教学以同学们自学为主,不懂的可以和我一起探讨。我不懂的,我们找校长一起探讨。

“我的要求只有四点:

一:看到什么就能画出什么。

二:想到什么就能画出什么。

三:画什么像什么,直到几乎一模一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