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盛军退走,准备回京44(1 / 2)

翌日,郭峰与萧轲在太玄关下单独会面,为表诚意,双方都没有带护卫。

“世子殿下,老夫神交已久啊”,对于这个不到弱冠之年便有灭国之功的年轻人,郭峰也是十分欣赏。

“老元帅别来无恙,有什么事就直接说吧”,对于这个一生都在为盛国而战的老人,萧轲也是有点敬佩。

“好,殿下快人快语,老夫也不啰嗦了,你我两国互相息兵,以玄河为界,从此两家互不相反,不知可否”,如果不是如今时局紧张,郭峰也不想给燕国发育的机会。毕竟两国自分封以来,便摩擦不断。

“老元帅,我没记错的话,这场战斗可是你们先掀起来的,那你说不打就不打了。”萧轲疾声道,如今对方在太玄关下人困马乏,他可不想轻易放过。

“那殿下可知,我在这太玄关下还有二十多万大军,想必此时的太玄关内只有不到十万的残兵败将吧。要是拼个鱼死网破,相信殿下也不好受吧。”郭峰老神在在的说道,要不是盛皇让他赶紧支援北方的晋国,他可不想如此虎头蛇尾的撤走。

“老元帅不必诈我,若想来攻,尽管来吧,看看我燕国兵锋是否利否。”萧轲不甘示弱的道。

“那殿下想怎么办”,郭峰苦笑道,如今晋国的求援信不知道发了多少封,如果离国还未被灭,盛皇不介意让他继续攻打,可如今在打下去,只能是空耗军力。

“我想知道鲜卑此次犯境的兵力。”萧轲也没有提出什么过分的条件,毕竟对方不是战败方,就算提出了对方也不好答应。

“鲜卑三族各发兵二十万,共计六十万大军分两路犯境,一路由晋国攻昆关,一路由代国攻镇北关,如果对方进展顺利,估计还有许多小部落会趁势来攻。”郭峰解释道,他不担心对方听到这个消息后,还会拦着自己。

毕竟北方的鲜卑一直都是两国的心腹大患,如果不是代国从燕国分离出去,燕国北方的压力将会无限放大,而且此战关乎民族之战,两国即使有天大的矛盾,也要摒弃前嫌,共抗鲜卑。

“好,回去之后,我会禀报父王,整顿兵马,与鲜卑一战,此战我希望老将军和我一起共破鲜卑。”萧轲激情万丈的说道。

“老夫求之不得,那老夫就在晋国静候殿下佳音了。”说完,二人击掌为誓,具体细节回去之后再商议。

两人约定完成后,各自退回。回到关内的萧轲也召集所有人前来议事,把郭峰告诉的情况与天门刺探的消息比较后,相差不大。然后把情况向众人说明,随后想听听众人看法。

首先站出来的是韩策,他站出来拱了拱手后道:“殿下,各位将军,从目前已知的消息来看,半年前的草原之战,鲜卑还是阻挡了中部的匈奴入侵,不过估计也损失不小,而且寒冬将至,对方也会暂停用兵,估计来年春天才会大举入侵,可以趁此时机招募士卒训练部队。”

“韩兄说的有理,北狄自分裂三部以来,互不统属,胡族,匈奴鲜卑,都想统一草原,虽然匈奴虽然势大,但人心不齐,麾下部落也是出工不出力,此时与鲜卑开战也是缓和族内的矛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