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六部改制,文化大会213(1 / 2)

满朝文武大臣们彼此对视一眼,皆沉默不语,如今,这些增设的机构或多或少已经分割了自己手上的权利,但萧轲威望太高不,不容置喙。

须臾之后,上官宇亲自站起身来,恭敬地拱手施礼道:

“殿下,此番所推行的举措,实乃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决策,不仅关乎到国家的根基稳固,更与百姓的福祉息息相关,真可谓是高瞻远瞩啊!

礼部此次新设立的教育司和外交司,既能够有效地培育优秀人才,又可以积极拓展与各国之间的友好邦交关系,必定会促使国家日益繁荣昌盛。

至于吏部的一系列调整以及增设的各个司署,更是能够有力保障官吏队伍的清正廉洁,为国家精准选拔出真正德才兼备的贤能之士。

特别是清吏司的创立,定能彻底清除官场中的腐败污浊之气,实在是造福国家、惠及子民的妙计良策啊!”

作为萧轲的岳父,大燕的丞相,上官宇心里自然清楚,如今燕王已经开始逐渐放权,这一次朝会,就是用来树立威信,所以不论萧轲说什么,他都会毫不犹豫的支持。

“另外,成立五军都督府,对于有大功于朝的将领方可进入,主燕国将领统兵之权,设枢密院,为大燕用兵战略谋划,官分三级,为都督,都督同知,都督佥事,第一任都督由上将军王野和护国王萧锋担任,不知上将军有何意见”

另一边的上将军王野听到这话,紧接着说道:

“殿下圣明,武卫府与大理寺的设立,五军都督府可填补了治安与司法方面的空白,让百姓生活更有保障,社会更加稳定有序,也彰显了殿下对百姓的关怀与重视。

五军都督府,提高我军的战斗力,臣等定当全力支持,协助各机构顺利运行。”

王野也算是燕国老臣,已经辅佐了两代燕王,在燕军中颇有威望,心里清楚,成立五军都督府,也是为了防止将领拥兵自重的手段,现在他也处于养老状态,有以前那么大的野心,而且燕王也已经打过招呼,说什么都要支持。

“有上将军支持,最好不过!”

这时,赵元上前一步道:“陛下,臣以为这些新设机构需尽快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明确权责,方能高效运作。同时,对于各机构的人员选拔,也应严格把关,确保其忠诚与能力。”

萧何也点头道:“赵大人所言极是,此外,还需加强各机构之间的协作与沟通,避免出现职责不清、推诿扯皮之事,如此方能发挥出最大效用,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萧轲看着殿下的群臣,眼中闪过一丝决然,“诸位,大燕能否长治久安,在此一举。望诸君各司其职,尽心尽力。”

“臣等必全力以赴!”群臣齐声道。在文武两边的领袖都站出来支持,在场的人也没办法在反对。

王位上的燕王,看见萧轲这有条不紊的模样,不禁满意的点点头,想不到自己的儿子,竟如此有出息,能将国家大事安排得这般妥当。

燕王缓缓起身,威严地说道:“朕相信,在诸位爱卿的共同努力下,大燕必将迎来新的辉煌。

朕会全力支持你们的工作,也期望你们不要辜负朕的信任。从今日起,各机构要迅速行动起来,按照既定计划稳步推进,不得有丝毫懈怠。”

“臣遵旨!”台下的文武百官齐声说道。

“君临,你接着说!”

“诺,”萧轲接着说道:“这次南下,孤深感燕国文风不足,大燕以武立国,太祖从马背上打出这偌大的国土,虽然大燕武备充足,但各国士人出仕却很少选择燕国,

皆因我国文化不显,对士子的吸引力不够,因此孤打算召开文化大会,邀请百家大贤前来辩经,让天下诸国知道,我大燕也是文风充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