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1 / 2)

从邹书兰手中获得的新证据摆在了刘启光的办公桌上,一张可能是凶手手写的信笺。同时,还有一段叶涛和邹书兰对话的录音,和信笺放在一起。

昨晚叶涛在邹书兰昏倒后,忙着给她叫了救护车,又送到了医院,搞到半夜才回到支队,今天一大早就将这些东西交给了刘启光。

这张信笺刘启光反复看了好几遍了,连宋希文都反复看了多遍,两人一致认为,这种刻意写出来的宋体字,在笔迹鉴定上意义不大,也就是说,靠笔迹鉴定很难确认凶手,除非写字的人配合。

而录音中,邹书兰那一声“许庸”更加让刘启光疑惑。

凶手的背影太容易辨认了,简单到但凡对许庸有些许了解,都能从那头发和大衣上认出这是许庸!

真的会是许庸吗?刘启光不认为事情会这么简单。多年刑侦工作的经验告诉他,越是明显的痕迹,就越显得刻意。

除非是冲动型犯罪,这种犯罪因为偶然性高,所以会在犯罪现场遗留大量的犯罪证据。

可即便如此,罪犯也会在冷静下来后,刻意去做出一些掩盖犯罪事实的举动,更遑论这种有预谋的犯罪了。

刘启光绝对不会相信,一个高智商的,能当上大学教授的人,会犯这种低级错误,这简直是在侮辱教授的智商。

同时,就算凶手真的是许庸,可单靠一个背影,也根本无法将许庸定罪,“还是需要找到凶手进入牛肉面馆的照片啊……”

牛肉面馆的监控录像中,始终没有找到类似许庸穿着的人进入的镜头,刘启光决定使用最笨的办法来验证,那就是核对人数。

一般人从进入面馆,开始点单,到吃完离开的时间大概在20分钟左右。

刘启光让人统计,在李富根进入面馆前一小时左右所有进入的客人人数,同时统计开始时间到李富根遇害后所有离开面馆的人数。

很快,统计结果出来了,在此时段内,进入面馆的一共17人,而离开的是21人。

查看监控录像的警员分别记录了每一个人的衣帽特征,很快就比对出16个进出面馆的人,这16个人中包括了李富根,只剩一个人没有找到离开的录像。

而离开的面馆的人中,有4人也很快在时间段之前的录像中找到了身影,只剩下那个类似许庸的背影没有进入面馆的录像。

“查这个人!”刘启光指着那张只进未出的人的截图照片。

照片上的这个人也没拍出面貌,一顶棒球帽遮挡了大部分的镜头,而一个口罩又将脸遮挡了大半,而这人手上好像还拎着一个手提袋。

“叶涛,你跟我走一趟,我们再去趟牛肉面馆。”

刘启光带着叶涛赶到面馆的时候,面馆还没开门,叶涛敲打了半天门才开,面馆马老板睡眼惺忪的将他们请了进去。

“刘队长,这一大早的有什么事啊?”

“你看都几点了?你面馆还不开门?”刘启光打趣马老板。

“嗐!别提了。”马老板倒起了苦水,“还不是昨天那档子事,我现在哪敢开门啊。”

刘启光同情的拍了拍马老板的肩膀,“放心,事情很快就会水落石出的,到时候就还你清白了。现在有些情况我们还不方便公布,这个希望你能理解。”

“理解,理解。”马老板的语气带着无奈,“希望公安局能尽快破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