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会做人的祝公子(1 / 2)

晌午。

这正是醉仙楼最热闹的时候,楼下的饭厅里每张桌上都有客人,跑堂的伙计忙得满头大汗,连嗓子都有点哑了。

楼上四五二十个包间,也已全部客满。

客人们三教九流都有,腰间别刀的差役,红蓝绿袍的各部官员,肥头大耳的商贾,白麻长衫的读书人,衣着简朴的平头百姓。

各行行业都这样,大家就喜欢往人堆里凑。

二楼廊道内,户部尚书严自毕一边给顾友良介绍醉仙楼的特色佳肴,一边推开玄字号包间的门。

菜肴已上齐,一个年轻人坐在桌边,见他两人到来后,立即站起身来。

然而让顾友良诧异的是,这个年轻人他认识。

难道此人就是严尚书口中能解决问题的人?

“来来来,友良兄,给你介绍下,这位是礼部尚书的贵公子,祝修远。”严自毕熟络的介绍起来。

祝修远站起身来,彬彬有礼拱手道:“严伯父,顾伯父。”

“哦~?”

严自毕惊叹一声,指了指两人:“你们认识?”

“前几日顾伯父到京时,小侄前去拜会过。”

祝修远礼貌的解释了一句,他给人的感觉总是条理有序,尊卑得体。

“哎~,我忘记了,小修远是咱们六部中最勤快的人。”

严自毕拍了拍脑袋,大手一挥:“来,既然已经认识了,咱们边吃边聊。”

菜肴很丰盛,东坡肘子杏花鸡,开水白菜狮子头,麻辣鱼片中和汤。

三个人六个菜,既精致也不铺张浪费。

桌子上没有酒,很形象的说明,这顿饭的意义在于谈事。

席间,严尚书挥斥方遒,祝修远连连附和,只有顾友良心事重重,显得格格不入。

“小修远,你顾伯伯家的事儿,你知道了吧?”

许是严自毕见顾友良兴致不高,当即提起正事:“你老实和严伯伯讲,这事儿能不能平?”

“嗯,显荣那件事我是知道的,只不过这事儿有难度。”

祝修远表情有些为难:“秦二少爷不是普通人,他的脾气,我摸不透。”

“哎~!”

严自毕用嗔怪的语气叹息一声,从怀里掏出几张银票放在桌上:“你顾伯伯是咱们自己人,你可得多帮帮忙。”

回头又冲顾友良说:“你别小看咱这个大侄子,上到皇室宗亲,下到文臣武将,没有一个是他搭不上话的。”

严自毕这话不假,在京城论人脉这块,祝修远那是八面玲珑,左右逢源。

不说别的,就拿秦飞来说。

国子监是礼部的下辖单位,祝修远通过关系专门坐到秦飞身边。

每日在秦飞来之前,他已经将被子铺好了,等秦飞走后,他又将被子叠好带回府上让丫鬟烘烤。

说三天一洗,五天一换毫不夸张。

一个二品大员的贵公子,做人能做到这份上,真是要感叹一句:祝公子乃吾辈青年之楷模!

“严伯父,您这就见外了,您有吩咐,小侄一定帮忙问问。”祝修远伸手将银票推了回去。

“你个小滑头,这个事儿必须帮严伯伯办好,我可等你信儿。”

严自毕唬着脸,又从怀里掏出几张银票,与桌子上的银票合在一起,塞进祝修远怀里。

这套流程严大人驾轻就熟,一气呵成,显然这种事没少干。

户部尚书出手那自然是大手笔。

银票都是一千两一张的面额,就掏这两下,便是万两之巨。

对于普通人家来说,十辈子也攒不上这么多银子,但在严大人手里,只不过是洒洒水而已。

可在生活中,严大人却是一个极为清贫的人。

迄今为止,还住在二十五年前刚当八品小吏时,花二百两买的宅子里。

而祝修远也没有推辞,不像别人那样,嘴上说着不要不要,实则打开口袋。

他很平静,脸上依旧带着从容的微笑。

“那.....小侄这就去办。”

祝修远起身欲走,严自毕带着赞许的目光,一把将他按回座位:“急什么,先吃饭,再办事。”

这一幕看得顾友良目瞪口呆。

没想到这祝家公子竟有如此能量,更没想到他小小年纪,在人际交往上的造诣已是炉火纯青。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