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后宫里的盟友22(1 / 2)

王叔文接到柳河东呈上的信,脸色已经成了猪肝色,因为信纸上是金银柜的设计图纸,之前阉党倒了,还以为自己的金银柜无人知晓,没想到被薛恒查到了。

“老爷,此人知道这么多,会不会对我们不利?”王夫人脸上写满了担忧,她当然知道家里的许多财富都是他人‘赠送’的,但每个做官的都是如此。

“此人突然出现,深受陛下信任,身居高位,没人知道他究竟想什么,不过他并没有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只是要求我上书支持征讨西川。”王叔文抬起笔,连夜开始起草征兆西川的奏章,“听其言、观其行,大不了交一部分钱财便是了。”

“陛下会不会不高兴?”

王叔文摇了摇头,示意不必过于担心,“官场上办事哪有不要钱的地方,哪有不收钱的人,我从未主动要过钱财,便是收了钱,有些不合时宜的事情也没有答应,都是人情世故而已,想当年高力士可是收了一辈子的钱,不也没什么事吗?”

写完奏章之后,王叔文反而叹了一口气,“倒是此人,刚刚成为护军中尉,就急于征讨西川,如此贪功,只怕是祸非福,要是朝廷不能速胜,只怕河朔三镇又要起兵再反,吐蕃也摩拳擦掌,回纥也非善类。”

“那干脆些启奏陛下弹劾此人不行吗?他又没什么背景。”

王叔文表情立刻严肃了起来,“他的背景就是陛下,决不能弹劾此人,先看看陛下如何决定吧。”

此时的薛恒住在军器监里,心中十分忧郁地看着外面的天,每次太阳下山,就意味着自己距离签到的奖励又远了一步,让东宫上书是最后的尝试,之后无论如何都要出发,自己想要在晚年的大唐生存下去,没有系统的奖励,只怕苟活下去都不太容易。

吕颂已经被提拔成为了自己的副手,在养伤的孙久也一样,只要军饷足够,短时间内稳定军心还是可以做到的,神策军稳稳地从大阉手中完成了过渡。

但是薛恒知道大唐军队的症结所在,骑兵太贵,武器没有代差,组织力也大不如前,府兵制崩溃,募兵制伴随着节度使成为私家军,朝廷军队只靠尚武精神打仗是不够的,每一次攻城拔寨都要一个一个营地清理,一次平叛就有可能需要经年累月的时间,天下当然不会再臣服。

在脑子里翻过了适合当下的装备图纸,把后世明代出现的后装火绳枪详细画了下来,大唐的炼钢技术是合格的,火药也足够,缺的只是设计和工手。

“吕颂,你找长安城最好的工匠,照着图纸上的设计打造,记得提醒工匠,重要的是气密性,手工打造得慢一点可以接受。”

“是!中尉,长安最好的工匠,恐怕费用不太便宜。”

“放心,钱都我来出。”薛恒叹了口气,反正走不到成都府,在长安也是混吃等死,留着钱也没什么用,“你安排好了,后面的事情交给孙久的人,长安坊市他更熟悉,你带上兄弟准备一下,我们可能要去蜀地。”

“中尉,不会是直接去打仗吧?”吕颂一愣,虽说军人的职责就是打仗,但是军功虽然重要,命更重要。

“别问那么多,照着做就是了!”薛恒一道凌厉的眼神望去,立刻让眼前人肃立了起来。

“是!”这上位者的气势,一下子就让吕颂明白自己问的太多了。

与愁眉不展的薛恒不同,李忠言的心情倒是十分不错,没了禁军太监的威胁,还收了一大笔钱,陛下和他的腰包都充实了不少,只是见到躺在病床上的李诵的时候,笑容还是立刻收敛了起来,“陛下,东宫那头和薛中尉手下的文臣都写了奏章,要求征讨西川的叛乱。”

“现在还有谁不同意征讨西川?”李诵一边听着消息,一边闭目养神。

“回陛下,似乎是没有了。”李忠言此时也摸不准陛下究竟是支持征讨西川,还是想要进一步妥协,放任西川吞并东川,所以不敢贸然发言。

“替我把薛恒喊来。”李诵下了命令后便不再说话。

李忠言以为找薛恒肯定是同意了征讨西川,所以见到薛恒的时候脸上都是讨好的笑容,“薛中尉,陛下权衡利弊,同意了薛中尉的征讨西川之策,到时候薛中尉可一定要打出我大唐的天威,也好震慑天下的节度使!”

原本已经准备收拾东西跑路的薛恒大喜过望,总算还是争取到了李诵的支持,这么一来,自己就可以调动长安的军队了。

“待我见过陛下,就准备出发!”薛恒已经想好了,大军可以暂时不动,自己乔装打扮成酒商先入蜀再说。

“薛中尉先在这里等一等,陛下的圣旨很快就到。”

薛恒在脑海中盘算着路程,也没有在意李忠言的离去,虽然时间上还有十天,但从来没有走过唐代长安到成都的路,心里还是惴惴不安,印象中历史有记载,杜甫当年去四川准备充分的情况下也走了二十多天,或许他没有快马加鞭,自己可以更快一点。

等到察觉到天色不对的时候,薛恒终于发现李忠言已经离开了好久,根本没有圣旨过来,随即意识到这宫殿已经从外侧反锁了,撞了很久的门窗都没有反应。

“有人在吗?什么意思?李内侍,这是陛下的意思?”任凭薛恒如何呼喊,但是无人回应,心里大骂,李诵是不是不想活了?他还想不想吃药?

敲了很久的门,才听到了返回的李忠言给出了回应。

“薛中尉,陛下的圣旨已经下了,征兆刘辟入长安为给事中,同时调动大军准备好平叛,陛下说你行事太急,先在宫中好好休息休息,等大军准备好了,就会让薛中尉出来。”李忠言本以为带兵的人一定会是薛恒,没想到陛下还是老谋深算,圣旨上完全没有提到薛恒。

薛恒差点吐血,李诵安排其他人带兵,薛恒完全没有意见,反正自己也不是带兵的料,但是还要软禁自己是什么意思?

“李内侍,我懂我懂,陛下要什么时候出兵都听陛下的,谁带兵我都没意见,先放我出去!”薛恒对着门外的李忠言大喊,然而没有得到正面的回应。

“薛中尉,若是一去蜀地,万一出了意外,谁来给陛下炼药?还是好好在长安待着吧,荣华富贵,应有尽有,打仗也不用薛中尉亲自出场啊!”

“我已经给陛下安排好了数月的药,就算留在长安,药材也不够了。”尽管薛恒依然大声呼喊,但只能听着脚步声渐行渐远,气得薛恒以铁山靠的姿势用力撞门,差点把肩膀撞脱臼了。

撞出了一身汗,薛恒喘着粗气才冷静下来,躺在地上过了好久,心跳才慢慢平静,“大不了我不管了!大唐是不是要完又和我没关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