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拔剑捎罗网27(2 / 2)

李太平在空旷的大殿中等到了夜深人静,漏断更鸣,可是那老东西迟迟未归。

李太平虽然焦急但是也毫无办法,只能在心里怨怼。终于在熹微的晨光中,有一人来了。

“先生您怎么来了?”

看到是先生,李太平慌忙上前迎接。

“陆夫子说自己不胜酒力,故而今日便不来此了,让我喊你回去。”

“可是先生我在这里等了一天就是为了领取任务的,如此回去我实在是不甘心,老匹夫欺人太甚!!我要去找他理论。”

李太平听完积压在胸中的愤懑一时间,在不能压制了,他已经怒不可遏了。

“你要如何理论?”

倒是先生的反应很平淡。

“你是县学学子,他是你的师长,你觉得你能够完全驳倒他吗?他只要占据这一个身份,这一个大义,你又能如何呢?”

先生一盆冷水浇下来,李太平也清醒了过来。

“可是先生那我能怎么办呢?我与那老匹夫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他何故如此不待见我?我如今时间紧迫,每多耽搁一分时间,便觉得焦急万分。”

“还记得我上次跟你说的吗?这个世界的恶意是你不可捉摸的,有时候你看不透恶意的因果是必然的。”

“可是你不是只学过儒家之礼,也不是只知法家之规。你忘了你手中握着的剑,你体内勃发的力量了吗?”

“我们何以修道修行,你又何以练剑修法?我们做这些的第一要务当然是保身长命。你如今看的越来越长远了,这是好事,可是你不该忘了你踏入修行的第一步是要做什么。”

“这世间无论是求道求真求什么,若不能保身长命皆为空谈。这世间修行者为何尊崇,最初的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你我手中握有超凡之力。”

“现在你手中有剑,身内有力,困于一隅,又当何如?他教你们剑术时难道没有教你们,剑者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吗?”

“口舌无益,藏剑何用?”

李太平听闻此言,如遭雷击,不再抱怨。

“弟子明白了,弟子要去与老夫子讲一讲自己的道理了。”

李太平请辞告退。

“陆夫子,就在半山腰的第三间竹楼里。”

先生没有阻拦,反而是提点李太平道。

而李太平出了门,没有往山上去,反而向山下大步而行,看样子是要回舍间了。

李太平回到舍间推开木门,直直往自己的房间走去,进到里间拿上自己的白羽飞剑就走了,行动迅速毫无拖泥带水,推门而出,此时天边正是鱼肚白,秋意浓,露华重。

一路的萧瑟肃杀,秋风动,枫叶鸣廊,少年人眉头聚。

当李太平来到少府山半山腰第三间竹楼处,那陆夫子正在廊下的竹篾上端正的跪坐着。

如此正襟危坐似乎在等什么人的到来,此时他那还有什么为老不尊之相,满面的肃容。他看到李太平的出现好像一点也不意外。

李太平与陆夫子相对着。

“坐。”

“太平少无跪坐之习,还是算了吧。而且夫子难道不知道今人已多垂足而坐了吗?或许是太平出身乡野,只听先祖父曾言说过,这世上还有人跪而坐之。”

“世人皆弃,非其必劣。世人皆誉,非其必良。若事事皆同与俗,你又何必走上这条路,何必去修行修真修道。”

“法家先圣韩非曾言: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者同事者,不可存也。你走到今日不会不知道,若你要事事皆与人同,此生也就止步于此了。”

陆夫子淡然的回道。

“夫子说的有理,太平谨记夫子教诲。”

“只是太平还是想问一问,夫子何故如此不待见我。我待夫子有什么失礼之处吗?”

“或是我与夫子有什么嫌隙?我诚心恭谨而来,夫子何故视我如狗彘?还请夫子为我解惑。”

李太平握剑抱拳向陆夫子行了一礼。

“你觉得吾不待见你,针对你。可是吾姓陆——吴郡陆,名光庭。”

“至于你,你觉得你有什么资格让我不待见你。至于失礼的事,你说话虽尖利了些倒是没有什么失礼之处,你我更是没有什么嫌隙。”

“要说为什么的话,那就是没有为什么,我想这么做就这么做喽,你待何如。”

陆夫子明明是跪坐在那里,却仿佛居高临下的说道。

“既如此,太平希望能够跟陆夫子讲一讲太平的道理,太平以前觉得什么事都该是有理可循的,可是夫子又为我上了一课。”

“这世间很多事情是无理可循的,理未曾尽,不然此世便不该是如此光景了,天下也非如今之天下。”

“可是太平读书、练剑、修道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当有一天这天下无理可循时,可以开出一条道来,让吾理可行。”

“还请夫子试试我剑利否!!!”

随着李太平铿锵的言语落下,他缓缓将那把久不显世的白羽飞剑从鞘中拔出。

不知是因为这曦车鸾驾过境的缘故,还是白羽飞剑的锋芒太盛,一时之间寒光大放,寒过秋意。

“是一把好剑,可惜宝剑未配英雄。”

“英雄与否,非夫子可以一言而断之。”

“你说的对。”

出乎意料的是,陆夫子没有反驳,反而认可了李太平的话。

“若你能接我一招,我便带你去领取任务,若不能就回去再练一练吧。”

“可。”

李太平话音落下,灵能已经遍及周身,灵气则在血脉间激荡。

他竟要先发制人,只见李太平以叠月落剑式,向陆夫子杀去。而陆夫子连眼皮也未动,仍在竹篾上静坐着。

只是在李太平冲到近前剑势叠到最高时,突然被一只白金色的大印连剑带人一同拍飞了几丈高。那是由灵能形成的大手——中品道术金光印。

李太平在空中飞了一会儿,又在地上滚了几丈远,全身上下没有一处好的地方。

倾尽全力的一剑,还未碰到人家就被打飞了,甚至连那把白羽飞剑都脱手落在了,几丈远外,若非已经踏入练气三层他已经死一具尸体了。

可是李太平还是挣扎着从地上站起来了,如今李太平对于挨打,对于疼痛都比较有耐受力了。

看着艰难站起来的李太平,陆夫子也没有多为难他,给他喂了颗丹药后。提着他就御风而行,不一会儿来到了事务大殿,此时先生还在其中等着。

“如何,心中可畅快了?”

看见李太平这副模样,先生只是轻笑着问。

“畅快了,彻底畅快了。”

李太平无奈的道。

而这时陆夫子也哈哈笑道。

“小家伙你这可不要怨我,是你家先生非要我刁难你的,至于我还是很欣赏你的。”

“小子看的出来,刚才对夫子多有冒犯还望夫子海涵。”

李太平疼得龇着牙抱拳一礼。

“你素来心事思深重,我知你如今心中焦急,可是你太关注你身外的罗网而忘了修行的初衷了。”

“须知修行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更要在深处做文章,如此方能长久,你如今方才修行却只着力一处是难以登高的。”

“你看看你现在哪里有个少年人的样子,故而我特请了陆夫子如此,就是为了借今日之事,来消解困绕在你心中的罗网。”

“你要明白以你天资,你如今的身外罗网从来都不是什么难题。但你若因此误为心中罗网所缚才是真的麻烦。”

“故而今日使你提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先生与李太平解释道。

“太平记住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