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平芜尽处是春山(2 / 2)

而这时那间辇车里,妇人正嗔怪道。

“小姐,您怎么能去掀帘子呢?怎么能让那群贱民看到您的天颜。”

“我只是突然心血来潮想要看看外面,不妨竟有这么多人。更何况我说过多少次他们不是什么贱民,皆是我大唐的子民。”

原来在这辇车里不知道用了什么阵法,不仅别有一番天地,更是根本感受不到一丝的颠簸更听不到外界的一分声音。

“话是这么说的,可是您毕竟是,会稽王氏的嫡女,那位的嫡亲血裔,跟这群泥腿子那是云泥之别怎么可以等而视之。”

“好了,长安还有多远,我有些乏了。”

少女不想再听下去,打岔道。

话又说回来,车队彻底离开。这官道上的众人终于彻底放开手脚去各种套闻消息。

而李明河看着自己勉强吞咽的儿子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的把水壶推了过去。

“喝些水吧,干吃这大饼确实有些噎。”

当休息完之后,父子二人又踏上了前行的道路。李太平这次走的更沉默而坚定了。

终于他们在午时赶到了县城里,而当踏上那陌生的青石板,看到挺立在灼目的阳光下的城楼时,李太平感觉自己的脚已经不是自己的了。

要不是昨天刚在那青莲世界里磨练过一番,估计这会儿已经累趴下了。

两人进城后李明河二话不说带李太平来到了一个小酒楼里,点了几个小菜。

“你以后要到县学去了,跟同窗的应酬是不可避免的,我带你来,看看等别人请你的时候,你也别忘了请回去。”

李明河难得的嘱托道,好像李太平入县学是板上钉钉的事,不过板上钉钉确实是他所擅长的。

两人大吃一顿后就去了最近的布匹坊市,卖了今年的丝布。尽管李太平一再的拒绝,李明河还是带他买了一身布衣行头,虽然只是一身青衫,一双布靴,但配上少年的俊朗的面容也显得十分明媚了。

当然这么好的衣服李太平可舍不得现在就穿,试过之后就仍穿回自己的麻衣,草鞋了。

然后又去买了李太平一直心心念念的文房四宝,然后李太平就坚决不肯再要东西了。

李明河只能带着他去多逛一逛,而两人看到路边耍猴卖艺的看到精彩处,也会大声叫好,甚而李明河还会去投上两文钱。

两人走走停停,看了一路的热闹与繁华。而李太平终于有些理解先生说道外面的世界了,他想呀,连这一个小小的临涣县城就已经这么繁华了。那长安该多么美呀!

他们终于到了县学的门口,李太平看着那宽阔高大的朱门,又看着两侧侍立的卫士,心里暗暗发誓一定不家人的辜负期望考进县学。

时间过得很快,父子二人不得不离开踏上回家的路了。李太平踩着青石板道,看着眼前不断后退的商户,先生种下的种子终于有发了点芽。

两人出了城,走在官道上,此时日光虽有些衰落但仍是非常的灼人的,而夏日的太阳也将官道烧的滚烫,纷纷而过的扬尘更是让人心生烦闷。

这时一辆牛车凑了过来。

“老弟你们去那里呀,顺路的话我送你们一程吧。”

那骑牛车的汉子对李明河热情的说道。

李明河本想拒绝但又犹豫了一下,说道。

“就在沿着这条官道的大青山下。”

“那正好顺路,都上来吧,我是那边谢家庄的,谢南柯。”

“太谢谢你了,南柯兄,那就麻烦你了。”

父子二人连连道谢。

等二人上来做好就是,李明河就和汉子攀谈起来了。一番攀谈下来,发现原来两人还有些远的不能再远的亲戚关系。

这汉子二舅家的表妹嫁给了李太平奶奶的从弟的儿子,论起来的话两人称兄道弟完全没问题。

“这是你家小子,长的真俊儿呐!”

汉子憨厚地夸着李太平。

这时李太平也露出了羞涩的笑容。

“哪里哪里,这孩子随他母亲。”

李明河也颇有些宠溺的笑道。

李明河虽然是个闷葫芦,但架不住这汉子实在热情,一路上两人聊的也是十分的开心。

说起来李太平今秋就要去考县学,更是止不住的有些骄傲,李明河虽滴酒不沾,但也有些涨红了脸,显得红光满面。

当日光西落,他们不经意谈道今早不知是哪位大人物路过此地,竟然这么威风的时候。

汉子四周望了望悄咪咪的说。

“你们也见到了?我听他们说呀,好像是会稽王氏家的小姐要去长安,所以从咱们这儿路过。那排场那威风真是让我开了眼了。要是那天我能坐一坐那四马所拉的辇轿就好了。”

说着在牛儿身上抽了几下。

而听到这儿,牛儿好像有些不满的“哞哞”了几声。

说者无心,听者有心。李太平突然觉得自己真的非去长安一趟不可了。可是长安长安,他这样的穷小子真的能够长久的安住吗?这一刻先生种下的种子直接破开了心房,长出了幼苗。

当繁星重掌天空,李太平他们也到了要分别的时候了。

“南柯大叔,等我有一天有出息了,我带你去坐那四匹马拉着的辇轿。”

李太平对着谢南柯离去的背影大声喊道。

“好,我等着你。”

谢南柯头也不回的大笑着答应道。

父子二人又开始了爬山,这山后是他们心心念念的家。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返回